這次莊國甫來找吳鋒劍,其實是準備告別的,人一直沒有消息,他不能一直就在臨城這么耗下去,上海還有很多的工作等待他去做。
劉世杰看著吳鋒劍和莊國甫,有些走神兒,周圍那些花圈、壽衣之類的物件太過顯眼了,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并不陌生。
可是當它們被當成商品擺在柜臺上待售時,他感覺到還是有些不自然。
吳鋒劍看到劉世杰的目光的游移不定,就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劉世杰這才回過神兒來,他訕訕一笑,表達自己的歉意。
“是不是對這個環境不適應”
劉世杰說“也不是不適應,但總覺得怪怪的。”
吳鋒劍說“你參加革命也有十幾年了吧”
“十一年零七個月。”
吳鋒劍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那你剛才的話,可不像出自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之口”
劉世杰的臉色也是略微一僵“這么大的帽子我可戴不了。”
吳鋒劍“撲哧”一下笑了,說“給你開個玩笑。知道你第一次來到這里,有點緊張。”
劉世杰說“是啊。壽衣店,總是讓人感到渾身發冷。老吳,怎么搞了這么一個點在壽衣店里接頭、談工作甚至搞革命,是不是有點那個”
吳鋒劍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特務們查的很嚴,而這種地方他們也怕染上晦氣,所以一般不會輕易進來。再說了,你看周邊,有警察局,還有醫院、有戲園子,交通四通八達,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也便于立即撤離。好了,我們說正事吧。”
吳鋒劍向劉世杰傳達了上級的最新指示
第一,組長已經了解到在臨城的軍警憲內部當中,潛伏著一名級別很高的日本間諜,此人對臨城軍事、政治方面的危害極大,臨城站已經知悉了此人的存在,但一直沒有找到實質性的線索所以,組織上要求臨城方面能夠積極“配合”臨城站,有價值的線索。
之所以讓莊國甫也過來,是因為莊國甫在上海的時候曾經通過其他的渠道了解到一些此人,也許能夠一些幫助。
第二,老喬犧牲之后,尋找“秦俑”的任務還得繼續有人執行,這個擔子同樣也會壓到劉世杰的肩膀上。
劉世杰感到這兩個任務執行起來,都很棘手。
首先,針對配合臨城站尋找日本高級特工線索的問題,劉世杰提出了一個疑問“軍警憲部門人員身份都極為敏感,很難接近他們,一旦不慎,很容易被反咬一口,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再說了,臨城站的人當前雖然針對的是日本間諜,可他們到底是特務,是我的敵人”
吳鋒劍反問“日寇已經占領了我們的東三省,但他們不會因此而滿足的。他們今年上半年在華北進行了兩項重大的挑釁行為一是大量增派軍隊,二是大規模進行走私。這些行為既是日本對南京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其完全屈服于日本的意志,加速華北特殊化的進程;也是為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的步驟。”
日本在華北駐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的辛丑條約。
該條約第三條允許各國在bj至山海關沿線12個地點駐軍,并可在鐵路兩側2英里范圍內活動。
條約規定,日本在華北駐軍不得超過2000人。
但是,日本并沒有遵守這一規定,在1936年5月至6月期間,連續向華北派遣了8批軍隊,使得其駐屯軍也稱天津駐屯軍人數急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