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內,人們或聊天或看報,比剛才更加熱鬧起來。
張鑫華也買了一份報紙,自顧自地看起來。
然而,他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坐在對面的女人卻突然臉色蒼白,額頭冷汗直流,整個人像是失去了力氣般軟綿綿地靠在座位上。
她的異常立刻引起了周圍乘客的注意,有人關切地詢問她的情況,有人則投來疑惑的目光。
這時,一位眼尖的金絲眼鏡男人看出了女人的不對勁,猜測她可能是犯了低血糖。
他迅速掃視了一圈車廂,顯得手足無措。
這時,張鑫華直接說“靠門口的有個帶孩子的大嫂,去找她。”
金絲眼鏡男人目光最終落在了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身上。
他走過去,輕聲地向那位母親說明了情況,母親聽后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幾顆糖果,遞給了他。
金絲眼鏡男人接過糖果,快步走回女人的身邊,將糖果遞到她的嘴邊。
女人吃力地張開嘴,將糖果含在口中。
過了一會兒,她的臉色開始慢慢恢復紅潤,力氣也逐漸回到了她的身體里。
她感激地看著張鑫華、金絲眼鏡男人連聲道謝。
金絲眼鏡男人連連擺手說沒什么,隨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火車繼續穿梭在田野間,窗外的景色隨著列車的行進不斷變換,車廂內的氛圍也逐漸變得輕松起來。
張鑫華看著對面女人逐漸恢復的臉色,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小姐,現在感覺好些了嗎”張鑫華微笑著開口,打破了兩人之間的沉默。
女人輕輕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激的笑容“是的,多謝您的關心。我早上出門急,忘了帶糖果,幸好有好心人幫忙。”
“出門在外,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張鑫華說著,頓了一頓,繼續問道,“看您的打扮和談吐,不像是普通人。冒昧問一句,您這是要去臨城做什么”
女人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開口回答道“我是記者,要去臨城進行采訪。聽說那里最近發生了不少事情,我想去了解一下情況。”
“哦記者”張鑫華微微有些驚訝,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那您一定很會講話了,才能把那么多事情都了解清楚。”
“您過獎了。”女人謙虛地笑了笑,“其實做記者也不容易,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
張鑫華得知女人名叫孫玉淑,朝報記者。
朝報是四開小報,在南京還是很有名氣的,開始時日出3張12版,后改為1張4版。
內容比較豐富,有國內外要聞、社評、論壇、京市新聞、各地消息,以及教育、體育、工商新聞等,在南京與新民報同為受讀者歡迎的報紙。
兩人聊得很是投機,仿佛已經認識了很久。
孫玉淑說她曾經去過臨城,但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她很想知道這兩年間臨城發生了哪些變化。
張鑫華便給她介紹了臨城的一些新情況和新變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
孫玉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
她感嘆道“臨城這兩年的變化真大大,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張鑫華笑了笑,沒有接她的話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