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咖啡館內,生意興隆,門扉開合之間,客人絡繹不絕。
陽光透過半掩的窗簾,灑在復古木質地板上,光影交錯間,彌漫著濃郁的咖啡香。
不多時,一個身穿筆挺西裝的中年男子也走了進來,在汪英的對面坐了下來,以極低的聲音說道:“這么急過來找我,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汪英見他到來,不禁眉頭皺起,低聲呵斥道:“不是說讓你晚十分鐘之后過來嗎,怎么現在就來了?真是太冒失了!”
這個中年男子正是汪英的交通員,代號“黃鸝”的高橋五郎。
汪英的代號則是“白鷺”,真名田中俊介。
兩人都隸屬于陳魯文的情報小組。
別看高橋五郎的年紀大上不少,但他卻是汪英的下級。
汪英在接收到陳魯文的親筆信那一刻,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波瀾。
信中言語,字字句句,如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然而,多年的特工生涯鑄就了他非凡的定力。
他只是將信紙緩緩折起,收入口袋,面容上未露出一絲異樣的神色。
隨即,再次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仿佛剛才的一切未曾發生。
這份內心的堅韌與外表的鎮定,不愧是特高課老牌的間諜特工。
汪英請假從銀樓出來后,一路上他顯得格外謹慎,不時地用眼角的余光掃視著身后,每一個行人的腳步聲、每一個路過的身影都未能逃過他的警覺。
然而,盡管他如此小心,卻并未發現任何可疑的跟蹤者。
但這并未讓他的心情放松下來,多年的特工經驗告訴他,有時候,最危險的敵人往往隱藏在最不易察覺的地方。
無論背后是否有眼睛盯著,都必須保持警惕,不容一絲疏忽。
這份內心的緊張與警覺,是他作為老特工,對未知威脅的本能反應。
但眼前的高橋五郎卻是有些老油條,這也是此人這么大年紀還干著交通員的原因。
好在高橋五郎也是老手了,而且對南京非常的熟悉,也沒有出過什么事,汪英對他還是比較倚重的。
高橋五郎低聲解釋道:“請放心,我已近仔細觀察過了,咖啡館附近并沒有可疑的人。”
汪英這才放下心來,他知道高橋五郎雖然有時候表現的冒失了一些,但在生死攸關的這種大事上還是很有原則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選擇他作為助手。
“我需要一大筆錢,而且是越快越好!”
“頭兒被綁架了!”
汪英拋出了一個令高橋五郎感到無比震驚的消息。
“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