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特務處的口風卻緊得如同密不透風的墻。
無論蔡德清如何旁敲側擊,甚至不惜花費重金,那些關鍵的、有價值的信息始終如同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他派出去的人一次次地空手而歸,帶回的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瑣碎情報,根本無法觸及問題的核心。
這讓蔡德清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與焦慮。
幸運的是,蔡德清并非孤軍奮戰。
在這場圍繞許世榮的風暴中,高層亦有人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通過其他隱秘的渠道,蔡德清得知了一個令他稍感寬慰的消息:許世榮在面對審問時,竟出奇地保持了沉默,沒有透露出任何對蔡德清不利的信息。
這無疑為蔡德清減輕了不少壓力,讓他暫時得以喘息。
而更令人振奮的是,上面的決策已經明確無誤——許世榮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他的生命已經成為了這場風暴中不可或缺的犧牲品。
這個消息如同一股清風,吹散了蔡德清心頭的陰霾。
他終于可以卸下一些重擔,不必再日夜為許世榮的事情而焦慮不安。
原本,蔡德清以為接下來只需靜待許世榮的死訊傳來,便可以徹底擺脫這段陰霾,重拾往日的平靜。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就在今天白天,他的一位好友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診。
回來后,在與蔡德清的閑聊中,好友不經意間提起了一樁事情。
好友就是隨口一說,在醫院里,他看到了一個異常熟悉的背影。
那背影的主人,無論是身形還是步態,都與他記憶中已經死去多日的許世杰驚人地相似。
好友并未當回事,畢竟許世杰的死訊是公開過的,蔡德清也花錢打聽過許家的下人,說看到過許世杰的尸體。
當時,蔡德清也就信了。
但此刻,聽好友這么一說,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蔡德清瞬間愣住了。
許世杰,這個名字在蔡德清的心中激起了千層浪。
自己那位好友也是一名富家子弟,早些年跟許世杰經常在一起鬼混,算是和許世杰非常熟悉的。
一個人的容貌可以通過化裝的方式來改變,但背影很難改變。
特別是遇到熟悉的人。
因為這個人有特有的特征記憶在你的頭腦里,一旦人眼探測到此特征,與大腦里預存的特征相吻合,就會迅速完成識別。
當然了,有時候會出錯,那說明特征不夠獨特。
雖然這位好友完全沒有當回事,但蔡德清卻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