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在特務處的年輕一輩當中,算是鶴立雞群的角色。
他年紀輕輕,但性格沉穩,做事非常沉得住性子,待人接物得體。
這也是處座和科長器重他的原因。
雖然深得喜愛,但是他從來沒有將心里的喜悅表現出來。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小顧很清楚這個道理,一直都在韜光養晦。
但是從內心來說,還是有一股傲氣的。
這也符合年輕人的心性。
他之前也聽說過一些關于方如今的傳聞。
一個跟他幾乎同齡的年輕人,做出了一些老牌特工想做而沒做成甚至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幾乎將一個城市的日諜情報網絡連根拔起。
起初他是不相信這些事情呢,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了。
見這個年輕人再優秀,可他真能做到這些嗎?
要知道,特高課和特務處的較量,一直都處在上風。特務處如果想在情報方面打敗特高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傳聞越來越多,小顧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看了一些內部文件,對方如今在臨城鏟除日本諜報組織的事跡有了更深的了解。
雖然沒有參加過一線的情報行動,在小顧閱讀過大量的文件資料,經過自己的甄別,他認為那些關于方如今的傳聞大部分都屬實。
雖然特務處經常會在一些文件上做一些功夫,用一些春秋筆法,但那瞞不住內行。
在特務處混的人都是人精,報告中的水分以及造假的地方,只要用心,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來。
所以沒人會去深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下級之間形成了默契。他們都需要這樣的一個結果,是以沒人去揭開這個蓋子,甚至吹毛求疵。
自此之后,小顧將方如今當做了自己的一個標桿。
當成了一個競爭對象,他心里并不服氣。
如果自己天天不是在辦公室里,這也能稱為一個傳奇人物。
聽說方如今來了南京之后,小顧也曾經萌生過去拜訪的念頭。
但礙于情報科工作人員的身份,為了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他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有時候小顧就在想,既然都是特務處的同袍,怎么還要經常搞那些明爭暗斗呢?
這些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對付日本人身上,難道不好嗎?
這個問題他曾經向處作座也單獨匯報過,處座笑著說他還是太年輕了,有些事將來他會慢慢明白的。
話又說回來了,沒想到和方如今的見面竟然是為了一個重要人犯的審訊。
處座之所以讓他參與審訊并記錄,是為了讓他同時監視情報科和行動科。
兩個科平時的時候明爭暗斗不打緊,處座經常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情就過去了。
他不能容忍的是,有人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甚至打橫炮。
審訊當中發生了任何的事情,小顧都會第一時間向處作進行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