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今心頭一緊,迅速拿起聽筒。
電話那頭傳來趙伯鈞科長沉穩而嚴肅的聲音:“如今,處座有最新指示。”
方如今立刻挺直了身子,全神貫注地聽著。
“處座要求,對于石原熏自殺一事要秘而不宣,盡最大可能控制知情人的范圍。”
“重點關注他在被捕前,是否有過與特高課以及其他勢力過異常往來。”
“并且,其尸體要盡快轉移出去,對外便宣稱給他換個地方。”
“另外,對于他自殺一事,也要調查,但不必大張旗鼓,否則處里會鬧的人心惶惶。”
“在沒有確鑿的證據出現之前,督察科是不會介入的。”
趙伯鈞頓了頓,語氣更加凝重:“處座強調,時間緊迫,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實質性進展。此事關乎組織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你們要調動一切可用資源,全力以赴。”
方如今一邊聽著,一邊在心中快速梳理著調查思路。
“是,科長!請您轉告處座,我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處座的信任。”
掛斷電話后,方如今握著聽筒的手遲遲沒有放下。
周圍同事們忙碌的腳步聲、討論聲,此刻在他耳中都變得模糊遙遠,他的思緒完全沉浸在剛剛趙伯鈞傳達的處座指示里。
總覺得哪里好像不對勁。
處座要求全面調查,這本身無可厚非,石原熏身份特殊,其自殺背后必定牽扯重大。
可這“重點關注近期是否有外部勢力與他有過異常往來”這一條,卻讓方如今隱隱不安。
按常理,調查應先從已知線索入手,比如石原熏近期被捕時接觸的人,逐步向外拓展。
但處座卻直接將重點指向外部勢力,仿佛已經認定石原熏的死與外部勢力有直接關聯。
“難道處座已經掌握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情報?”方如今心中暗自揣測。
可如果是這樣,為何不直接告知他們,而是讓他們在調查中自行摸索?
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調查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而且,處座強調時間緊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種急切且有有些矛盾的態度,讓方如今感覺背后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在推動著。
是擔心事情鬧大影響特務處的聲譽,還是另有隱情?
前者的考慮肯定是有的,畢竟程副科長內鬼的身份已經處座大為光火了。
方如今越想越覺得事情復雜,深知這次調查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按部就班。
他放下聽筒,決定先不聲張自己的疑慮,一切見機行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