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進僅憑直覺,便斷定那中年男人形跡可疑。
街角的陰影里,他的眼神緊鎖著那道漸行漸遠的背影,待他漸漸走遠,蔣進迅速行動,招手喚來一名黃包車夫,塞給他一張鈔票,又低聲交待了幾句。
那車夫初始驚訝,隨后欣喜,連連點頭答應,隨后轉身去了書店。
而蔣進則是繼續跟蹤那中年男人,腳步不自覺地加快又放慢,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
跟蹤途中,他敏銳地察覺到中年男人開始有了一些反跟蹤的舉動。
只見那男子突然拐進一家熱鬧的店鋪,在貨架間來回穿梭,還不時假裝挑選商品,眼神卻偷偷往后瞟。
蔣進立刻閃身到一旁的報攤前,裝作認真翻閱報紙。
等中年男人從店鋪另一頭出去后,他又迅速跟上。
不一會兒,中年男人又故意放慢腳步,和路邊的小販攀談起來,余光卻掃視著四周。
蔣進遠遠躲著,看到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更加篤定自己的判斷——這中年男子絕對有問題。
蔣進在跟蹤中年男子時,盡顯專業風范。
他腳步輕盈且節奏多變,時而融入匆匆行人,時而佯裝駐足欣賞街邊小景,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
當中年男子突然拐進小巷向后掃視時,他提前預判,在不遠處墻角一閃,巧妙避開對方視線。
男子多次做出反跟蹤動作,如突然回頭、在店鋪里繞圈,蔣進都憑借豐富經驗和敏銳直覺,迅速找掩護或改變跟蹤路線。
他始終保持著安全距離,就像影子一般緊緊跟隨,卻又讓中年男子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已被牢牢盯上。
蔣進跟蹤時如影隨形卻不被察覺的功夫,全賴當年在鐵血鋤奸團里,老師手把手的傳授。
從步伐節奏到環境利用,從眼神偽裝到應變之策,老師傾囊相授,才讓他練就這身跟蹤絕技。
走著走著,他敏銳地察覺到周圍環境愈發熟悉,再一看,這里竟已距離頤和路很近了。
一個大膽且令人心驚的推斷在他腦海中浮現:
難道他們發現的那片有問題的區域,真的是姐姐她們那邊的人在活動?
姐姐偷偷投身于隱蔽戰線的工作,若此處真是她們的據點,那情況可就萬分危急了。
蔣進深知特務處的手段與實力,作為方如今的好友兼同學,他對特務處近期的“戰績”了如指掌。
那些在南京和臨城盤踞多年、根基深厚的特高課,都被特務處一點點挖了出來,遭受了沉重打擊。
姐姐她們的勢力相較于特高課,恐怕遠遠不及,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兒,蔣進不禁有些慶幸自己之前的決定。
若非自己將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通過姐姐“透露”出去,給她們爭取時間,她們極有可能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受滅頂之災,損失不可估量。
然而,慶幸之余,蔣進又陷入了新的困惑。
如果頤和路的人因為自己“透露”的消息而提前撤離,那自己該如何向方如今解釋?
方如今對工作嚴謹認真,最忌諱跑風漏氣這種行為。
一旦他知曉是自己“通風報信”導致線索中斷,必然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和不滿。
正陷入糾結與思索,只見那中年男人腳步不停,徑直走向一座宅子,隨著幾聲極有節奏的敲門聲響起,“吱呀”一聲推開了大門,身影瞬間隱沒其中。
蔣進趕忙凝神細看,這大門極為普通,與周邊房屋的大門格局幾乎毫無二致,若不是他眼力過人,還真難以察覺細微差別。
門牌號上清晰寫著“124號”。
蔣進不敢多作停留,害怕稍有不慎便打草驚蛇,讓這好不容易捕捉到的線索再次溜走。
早在此前,蔣進就已對周邊環境進行了細致觀察,這個雜貨店門口堪稱觀察的絕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