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覺得無所謂。
反正從一開始,他就是旗幟鮮明地站在南枝這邊,堅決要和賴粱劃清界限的。
安靜了一會兒,傅朝按捺不住地問:
“怎么就他在講,枝枝你不上去嗎?”
沒等南枝回答,戚佩兒搶先翻了個白眼:
“人家說"懷石料理注重新鮮,要當場制作,需要客人以平靜心態體驗到完整的流程"呢!這不,讓咱們暫時等著,等他們搞完了再說。”
一個“搞”字,可以說很有靈性了。
傅朝無語地看著戚佩兒:
還提醒他?她的態度也沒好到哪兒去吧!不過嘛……
干得漂亮!
說了半天,賴粱終于在孩子們開始打哈欠之前,結束了他漫長的開場白。
他挺注重儀式感的,居然用毛筆撰寫了數十份菜單,以金墨寫在素黑的紙上,一筆一劃,鐵畫銀鉤。
賴粱禮貌頷首,示意助理分發下去,并表示這所有菜單都是他親自撰寫,也是他作為廚師,對食客的最大誠意。
分發手寫菜單的助理動作一頓——
可不是“最大誠意”嗎?他寫了好幾個小時,浪費了不知道多少紙墨才達到他賴大師的要求!
而對于這種隨手拿走別人功勞的行為,助理表示都已經習慣,小場面而已。
手寫菜單這一出果然博得不少好感。
在觀眾人數最多的總直播間,很多人都表示:
【手寫菜單真的超有儀式感哎!】
【我吃日料的時候很喜歡這些細節,相比起來,中餐就有點太粗略了。】
【哎,所以說正統傳承在r國呢,雖然人家當年是學的我們,但不得不承認,人家就是比我們保存得好,相比起人心浮躁的國內……】
【賴粱的毛筆字寫得挺好看哎,一看就是飽讀詩書很有文化,果真是多項全能男神!】
【這菜單寫的是什么意思啊,我沒文化看不懂,求科普!】
【這些應該是獨特的菜名,具體意思就不清楚了。】
……
觀眾不知道沒關系,賴粱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科普機會的。
于是,接下來整間食堂都充斥著賴梁侃侃而談的聲音——
“這是"先付",代表正式宴會前的小吃,是用河豚煮的粥,只加了一點白鹽調味,河豚是極鮮,白鹽是來自匠人以精湛手法提純的古法鹽,而這大米更是來歷特殊,是從r國特意空運而來,為天皇而種的大米,是獻給神的貢品……”
“接下來是"向付",意味著生魚片,是懷石料理里最不可或缺的環節,我選用的是金槍魚,最著名的刺身魚,來自r國最北端的海角大間岬海域,只有這里產的金槍魚,才是全世界最頂級的……”
“這是"木宛",代表著宇宙的空間,湯汁則是宇宙混沌的狀態,漂浮物代表水星,這也是季節性的一道菜品……”
“這道壽司算是我的拿手好技,有人稱它為下沉式空氣壽司,在做好后,它會自動下沉三毫米,這需要醋飯的米粒包裹著空氣感……”
賴粱像個優秀而專業的演講人,用抑揚頓挫地聲音描述著每樣菜品的來歷。
講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連帶著他平平無奇的料理手法,都變得精彩多姿,以人的想象力為他披上漂亮的外衣。
另外,他還特意布置了周遭的環境。
用新鮮采的野花野草作為點綴,用粗獷不失精美的陶器作為器皿,動作熟稔而流暢,舉重若輕……
不得不說,從視覺來看,的確自有韻律和節奏。
果然,無論在場的人還是觀眾,大家很快被吸引。
就連向來容易散漫不集中的小孩子,都一個個看得全神貫注。
同時,伴隨著賴粱講解菜單上的每一個環節,還有流水般的料理以他為中心,向四周鋪散開。
這次賴粱總算是大方了一回,不再是寥寥幾片魚,幾乎在場的每個人都能品嘗到他的手藝!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