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48
智力83
政治98
魅力55
忠誠85
技能政治大師、改革大師、刑名宗師、經濟大師、才學宗師
兵種相性無
特技:抗天110:使自身與國家一天之內不受任何特技、奇觀、國家精神、國器的影響。使用該特技,將有損人物精氣神。短時間內連續使用,將有損人物壽命
裝備鐵劍黑鐵
功法:三才不足論
坐騎無
陣法方圓陣、魚鱗陣
特殊兵種無
歷史簡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慶歷二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被宋神宗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罷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鐘山,享年六十六歲。累贈為太傅、舒王,謚號“文”,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吊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有臨川集等著作存世。
“好好好王卿無需多禮”
張碩開心的扶正了躬身行禮的王安石。接著又與謝安等人談及了乾國的現況,想要從謝安這里得到一些幫助和支持。
然而謝安對于乾國軍政之事,卻是兩耳不聞、只字不提,只是讓人取了一萬石糧食與五百匹青銅級戰馬贈予張碩。作為謝家對乾國的資助。
在謝府沒有呆多久,張碩便帶著高力士與陳儀兩人離開了。臨走前,張碩還相約了王安石,明天一同好好討論一番乾國的軍政問題。
而讓張碩沒有料到的是,次日一早,王安石不僅自己過來,還與自己的六位兄弟運來了一千石糧食
早在昨天從謝府離開之后,張碩就派人暗中摸清了王家情況。雖然說不上寒門,但也并非多少顯赫的家庭。這一千石的糧食與幾個兄弟的到來,也讓張碩明白了其中大概的意思。
因為王安石的這些兄弟,都是歷史當代的名士,所以張碩不用為他們的學識與才華擔心。
在經過慎重考慮后,張碩決定給予王安石次兄王安道政52、智58、二弟王安世政32、智52、三弟王安上政60、智66為鎮長的職務,長兄王安仁政65、智73則被調任為東陵縣縣令。
至于大弟王安國和四弟王安禮都是高階人才,張碩讓他們兩人暫領黃門侍郎一職,待變法之后,再將兩人下放。
是的,現在乾國的制度太過于落后了,張碩早就有了變法的想法。只是以前缺乏變法類型的人才,單靠自己硬搬照抄,必有很多漏洞,而且皇朝中特別做出了限制,只有那些擁有變法能力的文臣,才能大規模改變律法制度。這也是張碩內心謀劃多時的變法,卻一直擱置的原因所在。
如今天降王安石入乾,可謂是天意如此。所以張碩才迫不及待的將其找了過來,為的就是討論這乾國變法的相關事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