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張碩除了偶爾去武器作坊一趟外,其余時間都在與王安石、高力士兩人,在御書房中,討論變法一事。
這次變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是張碩借鑒古代歷史上的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后,自定義的一個符合乾國當前情況的九司制度,最高官職暫設為司長
王安石與高力士兩人在詳細了解了張碩的構想后,便表示了贊同的看法,三人沿著九司制度,定義了人員任命、官位品階、官員俸祿及以后發展的方向。這將會成為一次影響乾國未來的重要變法。
首先是九司司長的任命
設刑律司,主管全國的刑罰政令和案件審核,由原士師趙磊政13、智力8擔任刑律司司長;
設營造司,主管國內大小工程營造,并暫管各處器械制造,由原司空陳文政14、智15擔任營造司司長;
設兵部司,主管士兵征募、武官選用、除授、考核、升遷、敘功、核過、撫恤,以及統計并管轄軍籍事務,暫管各處軍事機密文書,由原司馬李飛政13、智16擔任兵役司司長;
設戶籍司,主管全國除軍籍以外所有人口的戶籍統計和保管,由原司徒司馬臺政11、智15擔任戶籍司司長。
設宗正司;主管國內大小祭祀并暫管外交往來事宜,由原宗伯吳麟政10、智16擔任宗正司司長;
設提刑司,主管刑獄案件審理和法令審核,直接向國君負責,由王安禮政68、智75擔任提刑司司長。
設農業司,主管全國農桑水利、土地牲畜等事務,由王安國政59、智70擔任農業司司長。
設度支司,主管全國財政賦稅,錢糧用度及經濟政策擬定。由謝尚政80、智力88擔任度支司司長;
設吏治司,主管文官的人事升遷、考授及俸祿等級、文官出籍入籍、處分議敘等事務。由王安石擔任吏治司司長。
除以上的九司外,張碩還在內朝設司禮監,以高力士為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協助批改審核奏章及內廷庶務。
太宰陳儀職務地位不變,九司之事皆由太宰先處理,再由司禮監奉交國君,由國君審批。如遇到太宰不能決斷的大事時,則召開朝會討論。
除此外,各司司長皆擁有舉薦權,可為國君推薦有才之士,乾國都將酌情任用。
至于軍方的改革問題,則也在張碩的考慮之中,不過還是得等乾國的戰事結束以后,再進行整編。
而就在張碩這邊進行文職變法之際,樂安城的戰斗卻依舊還在進行著。
此時,樂安城外的孫儒大營,樂安各軍將領正齊聚主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