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云作戰經驗豐富,對此已早有防備,只見他在第一時間,也掣出了鐵胎弓,同樣也是四支連珠箭,直接攔在了太史慈射出的箭矢軌跡上。
不過,太史慈手中的寶雕弓,畢竟是黃金階的良弓。而趙云的青銅階鐵胎弓與其相比,差了不止一個層次。
雙方所裝備的武器的不同,讓弓力出現了差距,以致于讓趙云在這場射術的比拼下,落入了下風。一支箭矢沒有被趙云的連珠箭攔下
“看來這次在弓術上的交鋒,某輸了啊。”
看著沒入肩膀的箭矢,在將鐵胎弓放回得勝勾后,趙云取出涯角槍道:“不過,這不代表汝就贏了”
趙云說罷,挺槍再戰。
一直關注著戰局的劉建鋒,眼見太史慈在趙云的崖角槍下險死環生,當即對一旁的親信副將道:“走吧,按原計劃去臨泗鎮和張先生會合。”
“遵命”
隨著劉建鋒一聲令下。劉建鋒剩下沒有與乾軍大規模接觸的一千人馬,迅速脫離了戰線。朝著西南方向退卻。而劉建鋒這一跑,直接坑慘了太史慈。
友軍的退卻,使得原本在銀龍血騎沖陣下搖搖欲墜的參軍軍陣,直接當場崩潰。不少新兵直接扔下武器,慌不擇路的逃亡。只有少數精銳老兵還在苦苦支撐。
而經歷數戰的徐綰,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全殲敵軍的機會。當即派出了自己麾下的一千兵馬,一舉沖散參軍戰線。
孫儒一役中,徐綰麾下近500的武勇都,幾乎全部葬身在了土團白條軍的手中。為了彌補徐綰,趙云給了他在俘虜中挑選一千優質人員,重組武勇都的權限。
不過因為眼下沒有訓練過幾次的原因,這些兵馬目前還沒有學會兵種特技,依舊是普通士兵。
盡管太史慈被趙云限制著,但戰場上的局勢,他卻一直有所關注,眼見劉建鋒背棄盟約,轉身逃跑,不禁急火攻心,心性大亂。
趙云瞅準時機,手中一槍直接挑飛了太史慈手中的亮銀槍。好在太史慈反應不慢,就在趙云后續一槍襲來之際,及時拔出了背上的一對雙戟,堪堪擋住了這致命一擊,就這樣又死死支撐了十余個回合,終究還是被趙云一槍掃落下馬。
合鄉之戰,由于劉建鋒臨陣脫逃,導致聯軍大敗。原來,這一戰劉建鋒根本沒有和乾軍硬拼的打算。在同參國達成和約的同時,他就暗暗布置了后手。
以迂回利城的名義,讓張佶帶領麾下主力,卷走了參國所剩不多的一千正卒和大批青壯,西遁泗水郡,準備在那里另起爐灶。
眼下乾國形勢大好,孫儒敗亡,蕭琮投降,劉建鋒遠遁。只缺與參國最后一戰,便可一統東海郡。而且眼下精銳盡喪的參國,根本不可能擋得住乾國的兵鋒。
然而就在張碩這邊志得意滿之際,東北方向的東陵縣,卻傳來來了一個對他來說宛若晴天霹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