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離座而起,前行數步,緊握謝安之手,言語間更是引著對方,將其帶至自己座位旁,按其坐下。
“昔日,孤曾聽聞我乾國朝中諸大臣多有齟齬,然觀此次各司之協作,流言終歸是流言,不足為信。現今賊人來犯,諸位務須緊密協作,切勿讓田齊有機可乘。”
張碩甫一落座,便又言道,然此語主要還是說與以謝安為首的數位世家代表。
伴隨乾國之強盛,及軍權之緊握。近段時日,張碩為防世家做大,于政策上多有針對,現今局勢有變,他亦恐遭人背后暗算,故而主動示好。
“吾等雖于政見上多有分歧,然眾人之出發點皆為乾國之昌盛,并無一己之私,值此國家存亡之秋,理應齊心協力,共渡國難!”
謝安自是聽出了張碩的弦外之音,旋即應道。
張碩近來對世家的限制,謝安心中是持認同態度的,謝家是最早歸附乾國的大世家,國中軍政要員,皆有謝家子弟或門生擔任。
張碩限制世家壯大,更多是打壓外來世家,非但未對謝家構成實質威脅,反倒是杜絕了其他世家做大,以致動搖謝家于乾國地位的可能。
當然,這其中并不包含瑯琊王氏,一則是國君需要有人能與謝家抗衡,方有安全感。二則瑯琊王氏傳承久遠,守規矩,知進退。
謝安說罷,群臣紛紛附和,這讓張碩緊繃的心緒,放松了不少。
“國君,如今田齊大軍壓境,西部戰區形勢嚴峻,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即刻遷都至瑯琊王城,以免置身險地!”
張碩還沒來得及問政,謝安便率先提出此議,這著實讓張碩感到意外。
畢竟,瑯琊縣乃是瑯琊王氏的勢力核心地,若將乾國國都遷至瑯琊,謝家在乾國的利益,必定會被王氏分去一部分。
面對謝安的提議,張碩并未即刻回應,而是在心中思索此事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
天亙城不過是一座小縣城,張碩心中也曾有過遷都的念頭。
目前,乾國境內共有兩座郡城和一座王城,其中瑯琊王城最為繁華,也最為堅固。正因如此,當初張碩才未讓趙云強行攻打。
然而,乾國剛占領瑯琊縣不久,境內民心尚未安定。此外,張碩又擔心謝家會有異議,故而暫且擱置了這個想法。
至于樂安郡城和蘭陵郡城,雖各有長處,但也都存在缺陷。最終,因規模不及瑯琊王城,皆被張碩排除在外。畢竟,遷都乃國家大事,豈能輕率反復,如同兒戲。
謝安此時提議遷都瑯琊,想必是與王家達成了某種協議。如此一來,便有了謝安與王導出使鄰國之舉。
其一是為建功立業,其二則是為表明王家已在乾國為官的事實,讓張碩安心,王家不會背叛乾國。
畢竟,此前王家曾投資東晉,如今轉而投向乾國,若日后再投資其他國家,三反其主必將對家族聲譽造成巨大損害,難以長久傳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