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功過嗎”博諾瓦又盯著斯科特問了一句。
“明知故問,當然沒有啊”斯科特聳聳肩,“每次更換容器你都在場,你也看到了,我每一次收集煙塵小樣的方案都失敗了。”
“你這句話是錯誤的,我有78次虛無煙塵煙塵試驗并不在場監督。”
“你在不在場又有什么區別反正都是失敗。”
整理好東西的斯科特轉身就走。
“看來我們對天譴計劃的重開還是不要太樂觀比較好。”
當年泵機火花成立之初,“天譴”計劃宣告破產的最大原因,便是泵機火花對虛無煙塵無法進一步利用。
博諾瓦并沒有更多的評價,將亞伯拉罕前哨空間站的數據交給斯科特后,便轉身離開了。
前哨空間站是亞伯拉罕家族所運營的空間站,它承擔著技術實驗、衛星維修、環境監測、廢物回收等多項職能。而它與其他空間站不同的是,它位于人類星空表層安全區的最外沿,因此,它被命名為前哨。
至今為止,越過前哨站軌道的生命,沒有一個能安然無恙的回來。而根據協定,凡是越過前哨站軌道的漫游器,包括人造衛星與載人艙,都一律視為帶有威脅的星空垃圾,切斷任何通訊與補給,被劃為不可接觸之物。
在有一些漫游任務中,科技公司會在任務指南中白字黑字地寫下凡越線之物盡皆抹殺的要求。
因此,前哨站發生的每一場事故,都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
之前拖拉機失控,便是由于亞伯拉罕集團所屬的魯伯特導航衛星疑似被污染。事情發生后,亞伯拉罕家族雖然在談判后才同意檢測魯伯特導航系統的每一個衛星,但依然是及時地派駐站宇航員前往檢查幾個相關衛星。也就是在這個任務的末尾,前哨站遭受到了強大的非凡災難,所有宇航員全部犧牲。
斯科特手上的硬盤,便記錄了事發當天,前哨站母艦與行動工程艙的所有通訊記錄。
星空在教會之中,永遠是危險的代名詞。
在紅月高照的第五紀,星空被教會認定為絕對的禁區,不可探究,不可到達。而在第六紀皎月時代,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月亮的凈化,人們在星空表層、前哨站之內摸索到了一塊有限的安全區,并最終在這片區域內,織出了密密麻麻的現代衛星網。
同時,由于星空表層的不穩定狀態,地表基地難以在第一時間對受災的衛星進行及時的調整或檢測,于是便出現了在星空表層監控衛星的表層空間站與“宇航員”。極少量的宇航員與地面基地相配合,就能對目前的現代衛星網起到良好的監管作用。
星空表層安全區內的環境依然是不穩定的,大量的小型非凡事故與物理現象都會引起衛星的錯誤,這些的確會干擾衛星的正常運行,極少數情況會給地表用戶帶來一些非凡事件,甚至會引起詭異的死亡事件。
但這種副作用對于衛星技術帶來的巨大社會飛躍來說,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漫游技術,對第六紀而言,就如同一個魔盒。當人類第一次體會到這種甜蜜的便利后,便徹底離不開它了。據第一位宇航員亞歷山大亞伯拉罕登入星空表層已過了三百多年,而在此之前,不穩定的人造衛星已經開始為地表粗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