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出門的母親與她坐在席位之中,周圍突然響起陣陣絲竹之聲,緊接著是身穿羅裙的九皇女踏入臺中,說要給母皇獻舞。
那時的盛黎書極慣盛拾月,一聽這話,便拉著旁邊的皇貴妃,笑著直夸小九乖巧。
皇貴妃也高興,竟走下高臺,與女兒一齊起舞。
雖然那時的寧清歌,極討厭皇貴妃和她的女兒,但也忍不住仰頭,生怕遺漏半點。
她聽到旁邊人在討論,說這并非大梁的舞,大梁的舞向來柔媚嬌艷,而北狄的舞卻自由狂放,像是大漠篝火中燃起的玫瑰,整個大梁,只有攜著一半北狄血脈的皇貴妃,才能跳出如此肆意明媚的舞。
寧清歌偷偷搖頭,想反駁,說分明皇貴妃旁邊的九殿下跳得極好,余光卻無意瞥向旁邊。
母親哭了
這是寧清歌第一次見母親在外人面前失控,低頭用寬袖遮掩,落下大顆大顆的眼淚。
她想牽住母親的手安慰,可母親卻很快抬起頭,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般,視線凝在前面,幾乎貪婪地將這一幕幕牢牢記下。
之后,姜時宜又一次夸贊九皇女時,寧清歌第一次點了點頭。
再后來,陛下下旨,封阿娘為太女少博,將太女交于阿娘教導,于是寧家與太女的關系更近。
有時寧相入宮教導太女時,就會將寧清歌捎上,有意加深她與太女的關系。
太女是個極溫和的人,總怕她在一邊待著無聊,空閑時候就會和寧清歌提起她的九皇妹,語氣無奈又寵溺。
她說小九又學會了一支舞,嘚瑟的像只昂首的獅子貓,正纏著母皇要再開一次宮宴,跳給所有人看。
說小九被她們慣得無法無天,居然趁開蒙先生犯困,將墨水潑在對方衣袍上,還偷偷溜出去爬樹,結果因為爬得太高,一時下不來,抱著樹干嚎嚎大哭。
說葉危止給小九送了匹小馬駒,她得了新玩意,天天都在草場中胡鬧,還說自己要和小姨一樣,當個征戰沙場的大將軍。
寧清歌總是聽得很認真,也不知是為了母親,還是旁的。
或許是因為那時的寧家對她寄予太多厚望吧,即便她十分聰敏,但也不過是個未滿十歲的孩子,難免感到沉重,只能從九
皇女的胡鬧事例中,獲取片刻愉悅。
也因時常入宮的緣故,寧清歌偶爾也能看見九皇女,有時只是擦肩而過,有時是她跑來等太女散學,伸出雙臂要太女抱,央求著太女帶她出去玩。
她們也說過幾次話,在太女毫無怒氣的斥責中,盛拾月會偏過腦袋,眼睛笑成月牙,用奶氣未脫的聲音,喊她姐姐。
“姐姐,你是皇姐的伴讀嗎”
“姐姐,你要和我們一塊出宮玩嗎”
“姐姐,樊樓的飯菜可好吃了,小九請你好不好”
即便寧清歌不喜九皇女,也忍不住柔和語氣,搖頭拒絕。
因為阿娘為了讓她能跟上太女的進度,專門請來大儒,為她連夜授課。
后面的寧清歌回想起此事,總覺得好笑,她與太女相差十余歲,寧相是怎么能想到讓她追趕上太女的,若真成了,寧清歌反將太女的風采蓋住,到那時,寧家該如何自處。
不過可惜,寧清歌并沒有看到那一幕。
廢太女一案爆發,協同太女造反的寧家被誅九族,她與母親被趕入掖庭。
掖庭確實苦極了,其他侍人的刁難和望不見頭的活計,無人在意你是否成年,只要沒有完成手中活計,不僅要受到懲罰,還沒有飯吃。
寧清歌與阿娘哪里受過這樣的苦頭,常常二天餓兩日,幸好有一侍女會偷偷將自己饅頭分給她們一半,才不至于餓死在掖庭,但饒是這樣,兩人的情況也極差,幾乎可以說是茍延殘喘。
直到一月后,皇貴妃趁著夜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