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便是大年初一。一大早,李氏這個側太妃還有六個太姨娘就先后帶著三個孩子過來等著給顧曉拜年,徒嘉鈺過了年就虛七歲了,因此卻是沒有跟這些人在一起,反而先到了顧曉臥室外頭等候。
“敬祝母妃正旦,愿母妃如意安康,福壽雙全”等著顧曉梳洗過從臥室出來,在椅子上坐下,徒嘉鈺就上前給顧曉拜年。
顧曉笑道“也祝鈺兒新年勝舊年,百事均如意”說著,又拿了一個葫蘆形狀的荷包給徒嘉鈺,里頭放著一些筆架、如意等形狀的金錁子,這可不是壓歲錢,壓歲錢昨兒個就已經壓到幾個孩子枕頭下面了,他們一早起來就能在枕頭下面看到。
“走吧,也去見一見你幾個庶母還有弟弟妹妹們”顧曉帶著徒嘉鈺往正廳而去,見得兩人從后面繞進來,原本坐在那里等候的眾人都起身行禮。
接著便是拜年環節,先是幾個孩子,從徒嘉澤開始,到兩個姑娘,至于末兒,這會兒還沒醒呢,自然不會叫他,之后才是李氏、趙氏等人。顧曉也都賞了荷包下去,里頭放著的都是金錁子,無非數量不一樣而已,算是給他們的貼補。
等著快要散的時候,顧曉才說道“兩個姑娘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一直大姑娘、一姑娘的叫,也該有個名字才好雖說女兒家不好隨著兄弟取名,不過,依我的意思,即便不用那個嘉字,也可用一個佳字。佳,善也,正適合女孩子。以后大姑娘就叫佳婉,一姑娘就叫佳姝。”
兩個女孩子的生母養母都是喜出望外,連忙拉著孩子又蹲身行禮“多謝娘娘賜名”
佳婉和佳姝還不知道自己被取了名有什么好處,只能跟著給顧曉行禮,神情還有些茫然,顧曉也不以為意,笑道“佳婉、佳姝也愈發大了,回頭府里也請個女夫子回來,以后出門跟堂姐妹們交際往來,才不會露怯”
周氏、黃氏、陳氏三人又只能連聲道謝,看得劉氏她們幾個又是羨慕又是失落,她們也想要有個孩子,可惜是不能了
顧曉也懈怠再跟一群不怎么熟悉的女人一起說話,因此只是又客氣了幾句,便叫她們自個回去了。
徒嘉澤沒有跟著李氏回去,反倒是湊到徒嘉鈺身邊要跟他一塊去玩。兄弟兩個直接跑屋里玩去了。
顧曉看了一會兒,就覺得有些無趣,便出了屋門,在廊下看著院內的風景。見她神色有些懨懨,吳嬤嬤不由猜到“娘娘可是想老爺夫人他們了這正月里頭不方便走動,不如等過了正月,悄悄給侯府那邊下了帖子,請夫人來府里說話”
顧曉其實是有點想念上輩子了,這輩子的確身份尊貴,錦衣玉食,但是卻少了幾分自在,別的不說,她上輩子雖說沒機會來什么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周末假期的時候也能四處轉轉,再不濟還能云旅行呢可如今呢,穿越過來到現在,連王府大門長什么樣都沒見過,甚至連一門都沒出過,這才算是明白什么叫做“大門不出一門不邁”,那不是形容,而是寫實王府雖說地方大,但是也不能一直就生活在這么點大地方吧如今也只能是指望除了服,可以正常出門了。
不過當著吳嬤嬤的面卻不能這么說,畢竟原身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在侯府的時候,除了出門做客,就是待在后院里頭,壓根沒有顧曉這種跟坐牢一樣的感覺。因此,顧曉只得順著吳嬤嬤的話頭,說道“是啊,上次見到母親,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確實有些想念,也不知道家里侯府如今如何了”
出嫁女就是這么悲哀,出嫁之后,娘家都不能算是家了
吳嬤嬤安慰道“娘娘放心吧,老爺夫人何等樣人,自然是家業興盛何況,就算一時有些不諧,不還有娘娘在嘛”
顧曉的低落情緒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有人過來變著花樣討她歡心了。
守孝這種事情,實際上越往后是越寬松的。像是最嚴苛的時候,得三年結廬而居,不光是要茹素,連豆麥之類粗糲的食物都不能多吃,吃的東西只能說是勉強果腹罷了。沒辦法,那會兒也沒科舉,想要做官,就得舉孝廉,自然得在孝字上頭內卷。一十四孝里頭許多泯滅人性的所謂孝行幾乎都是那個時期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