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先發現死者的”
隨著楊清源問話,一個侍女站了出來,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年紀的,若是放在現代,應該還是個學生。
“回大人,是奴婢最先發現的。”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蓮香”
可能是沒遇到過這么大的官,婢女一直低著頭,姿態卑微,身子甚至在微微發抖。
楊清源隱約間能看清其袖間露出手臂上的傷痕。
“你抬起頭來說,不必慌張,仔細說說你發現的過程,不要漏掉任何細節”
楊清源的聲音始終保持著溫和,現代人的思維,讓楊清源保持對人的基本尊重,不管是平民還是奴籍,首先她是一個人。
似是被楊清源的聲音感染,蓮香明顯平靜了一些。
“今日一早,奴婢像往常一般,端著水來為老爺洗漱,可老爺的房門遲遲沒有開。”
一邊聽,楊清源一邊觀察著侍女的神情動作。
“你是什么時候來的”
“應該是辰時一刻,老爺往常都是這個時候起的。”侍女顯得有些緊張。
“你繼續說。”
“因為老爺平日安寢,都是鎖著門的,于是奴婢在門外等了一會兒,但遲遲不見老爺開門。奴婢大概等了有半個時辰,感覺事情有些不對,便上前叫門,可屋內一直無人應答。奴婢覺得事有蹊蹺,又不敢擅作主張,便立刻去通知了李管家。”
“你在通知管家前,可曾試過推門”
“這,奴婢只是敲門,不曾推門”
“那當時的窗戶可曾開啟”
蓮香有些慌了,楊清源問得這些問題她不記得了。
“奴婢奴婢真的不記得了”連續兩個問題回答不上來,蓮香緊張得快要哭出來。
“你不要急,沒有關系。”楊清源安慰了蓮香一句,“你若是想起什么細節,可以隨時來大理寺告訴我”
隨后楊清源將目光投向了邊上一個留著山羊胡,管家模樣的人,“你是府上的管家”
“小的是李府的管家李忠”
“你是第二批來到此地的人”
對待一個長著胡子的中年人,楊清源就不需要那么溫和了,又恢復了原本清冷。
“回大人,正是”
“說說當時的情景。”
李忠不同于剛才的小侍女蓮香,是個見過世面的人,講話也很有條理。
“回大人的話,當時我聽了蓮香的話,感覺事有蹊蹺,親自帶著幾個人來臥房,小的到了門口,叫了幾次門,門內都沒有回應,小的一合計,為了以防意外,便和幾個仆役一起撞開了老爺的房門。沒想到我們幾個一撞開門,就就看見老爺他,他已經躺在榻上沒了氣息”
說到最后,李忠甚至哽咽難言,任誰見了都會忍不住贊一句,忠仆當如是矣。
楊清源眉頭微皺,“你說你們撞開了房門,你們幾人撞的,撞了幾次。”
李忠似乎被這個問題給問住了,仔細想了想。
“當時,小的是在旁邊看著,撞門的應該是府里的阿福,旺財,根生,好像是撞了六、七次,才撞開的。具體的,當時小的心中忐忑,有些記不清了,但大致應該就是如此。”
不知何時,狄知遠也已經檢查完了室內,立于一旁,聽著李忠描述當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