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
面對朝廷諸般事宜,大小朝臣從來都是波瀾不驚的周帝,微微變色。
“啟奏上位京畿五大糧倉,除永濟倉外,其余四倉昨夜全部起火”立于書房之中的楊清源回稟道。
昨日,當楊清源帶兵快馬到瑞豐倉之時,燃燒的烈火已經照亮半邊天空,不僅僅瑞豐倉,還有李尋歡,葉劍寒等人前往的開源倉、豐源倉、安濟倉也全部起火
一夜之間,火龍燒倉,大周數年的儲備庫糧付之一炬,只余灰燼
“四大糧倉起火,一旦有天災戰禍發生,光靠永濟一倉,獨木難支”周帝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稍微不慎,便是社稷動蕩,到時候他便是朱家的罪人
心中煩躁的周帝端起了一杯茶,飲下一口安定心神。
“啟稟上位永濟倉也失竊了原倉儲一百萬石糧食此刻只余二十萬石”
“呯”楊清源這個雪上加霜的消息讓周帝徹底破防,手中的茶杯摔落
周帝,失態了
“朕看,失火是假竊糧是真到底是何人在興風作浪意圖亂我大周”
周帝一把將左手緊握的玉麒麟,摔落在地。
但周帝畢竟一代明君,片刻之后,立即冷靜了下來。
“楊卿你坐”
此時的書房之中,只剩下了楊清源和周帝二人,在楊清源稟報之前,周帝就屏退了內侍。
“謝上位”
楊清源坐在了周帝的書桌前,君臣相對。
“此事還有何人知道詳情”
“京畿監察御史李尋歡,大理寺緝盜司主葉劍寒隨同臣一道查案,知曉其中詳情,其余之人,即便是武英殿于大學士也知之不詳”
周帝點了點頭,楊清源雖然年輕但是處事足夠謹慎老練,此事現在不宜外傳,否則恐生變數。
“李尋歡朕記得他是和你同年科舉的第三名吧”
“正是李御史與微臣皆是永安十三年的進士”
周帝的眼中此刻多了幾分欣賞,永安十三年的科舉幾乎聚集了大周二十年的靈氣。
天榜文魁,王華,老成持重,治世之才,文章、經義無人可比,堪稱全才。
地榜榜眼,楊清源,道門出身,國師推舉,詩詞歌賦,天縱其英,策論明算,驚世駭俗。
人榜探花,李尋歡,世家出身,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英俊瀟灑,文武雙全。
乙榜之中也是人才濟濟,堪稱他登基以來,靈氣最盛的一屆科舉。
這些人都是他留給后世之君的治國重臣,但是現在這個重任只能交到楊、李兩個年輕人的手中。
周帝將一份奏折遞給了楊清源“北境大雪,冀州刺史的密奏冀州三日之前大雪,爆發雪災,急需朝廷運糧賑災”
看完奏折楊清源立時明白了周帝失態原因,屋漏偏逢連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