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家師父一直望著風雪之中遠處的身影,直到看不見,小楊過嘿嘿一笑,輕駕馬腹上前。
“師父,人已經走遠了”
楊清源微微歪頭,看著一旁眼帶戲謔的小楊過,指尖彈出一縷真元,正中小楊過的額頭。
疼得楊過立刻捂住了自己的頭。
楊清源一勒馬韁,“走吧回平山郡城。”
“好勒”楊過見師父也沒生氣,立刻追上前,跟在楊清源的身邊問東問西。
“師父,柳姐姐到底是什么人啊”
楊清源看了楊過一眼,隨后說道。
“太白斗酒詩百篇,神都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飲如長鯨文思涌,揮毫落筆決云煙。”
“”
小楊過聽得一臉茫然。
“平時叫你好好讀書你不聽,現在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了吧回去把詩詞選集抄三遍”
小楊過的眼中之中滿是問號我懷疑我師父在公報私仇,但是我沒有證據。
楊清源讓楊過罰抄之后,念頭才通達起來,解釋道。
“他師父就是十三柄名劍之中,東海滄浪釣鰲歸中的東海釣鰲客李太白。”
“柳姐姐竟然是名劍傳人,怪不得這么厲害”
“厲害嗎”
“沒有師父你厲害”
“是嗎”
“當然了那我能不能少抄一遍呀”
“當然不行”
一大一小兩道身影在風雪之中,漸行漸遠,身后跟著的兵馬也是一路緩行。
五日之后便是除夕了。
五年來,楊清源不是回武當過年,就是在翰林院加班。
“大人,郡城中的富商想要在除夕設宴,在滿月樓宴請你”趙建豐的手中拿著一封請帖,對著楊清源說道。
楊清源看了一眼,隨手扔到了一邊,“拒了吧除夕我已經有安排了。”
趙建豐不解。
“除夕中午,我個人宴請平山郡的各位同僚。”
“大人這”趙建豐有些惶恐,以往都是下屬請上官吃飯,楊清源反而倒過來了,要宴請整個平山郡的同僚。
“無妨,你通知下去便是,至于晚間,我答應了劉大娘,去他們家里做客,就不和你們一起了。”
劉大娘是逃到平山郡的一個難民,自家的老伴和兒子、兒媳都因為渡河之時,冰面開裂,尸骨無存。只留下她和一大一小兩個孫女,大的年滿十六,小的才三歲,也是難民中的可憐人。
在楊清源安置難民之后,這一老一少兩個女人站了出來,成了難民之中,女人的主心骨。
不管是給工人做飯,又或是學習制棉衣,兩人都是第一批,在積極配合工作時,還說服其他難民中的女子一起工作。
楊清源也需要這樣的人來領導女工,之后,這些女工還要成立棉衣工坊,確實需要人來領導。
楊清源原本要將劉大娘和她大孫女編入了平山郡的書吏之中,專職難民之中的婦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