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將軍可還住得慣”
就在文頡思考自己的布置的時候,一個聲音從身后傳來。
文頡轉頭看去,便看見大理寺少卿楊清源正在朝自己的牢房走來,但在寂靜無聲的天牢之中,竟然沒有腳步之聲。
楊清源打開牢門,走到了關押文頡的牢房之中。
大理寺的牢房,相比于刑部天牢和錦衣衛的昭獄,衛生環境要好得多
“楊大人,你的膽子可真不小啊”
文頡看著一臉微笑的楊清源開口道,“無故關押一個朝廷正三品的左屯衛大將軍,楊大人這是要謀反嗎”
一頂大帽子就往楊清源的頭上扣去
“文將軍說笑了下官怎么敢無故關押朝廷官員呢是文將軍買兇殺人,被大理寺現場活捉,我無奈之下,才將文將軍拿下大理寺的一種捕快,翠華鎮上地保鄉紳,平民百姓包括那些被擒拿的殺手,都可以作證”
“下官相信,陛下和內閣諸公知道之后,絕不會怪罪下官的”
楊清源絲毫不在乎文頡的話。
“楊大人不必來這假惺惺的一套,這是你設的局吧為的就是引我上鉤”
“什么叫下官設的局,若是文將軍心中無歹意,怎么會落入這圈套之中”
隨即楊清源眼神一變,“文頡,你真的以為我不知道你干了什么你和你兒子都該死文破軍這小畜生即便張三不殺我也饒不了他”
文頡聞言,怒火大起
“姓楊的,你說什么”
“我說什么你心里不清楚嗎這些年來,你和你那個畜生兒子,奸殺淫掠婦女上百人,多少家庭因你們而破碎若真的按律處置,你們父子二人百死莫贖”
文頡看著此刻眼中有怒火燃燒的楊清源,竟然露出了笑容,譏諷之笑。
“你就為了這些螻蟻般的賤民,你就要和我作對呵呵可笑之極原本還以為你楊清源是個人物,沒想到也是個沽名釣譽之輩”
在文頡眼中,這些文官都是一般模樣,口中仁義道德,為民請命,實則不過是為了自己能名垂青史都是偽君子
楊清源沒有反駁,夏蟲不可語冰,蚍蜉豈知天高
不知從何時起,殺人無算、禍及家人、斬草除根變成了所謂的殺伐果斷
堅守原則,不傷無辜,冤仇有主,因果有源,變成了圣母慈悲。
曹魏武,一代奸雄,屠城滅門,摸金掘墓,威逼天子,卻被人稱道,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先漢忠良。
劉昭烈,仁義之風,愛護百姓,卻變成了假仁假義在世人眼中反而成了偽君子、假仁義的代名詞。
這是何其可笑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間無完人
現在的文頡就是持這種觀點,他直接質疑楊清源做事的初衷。
因為你的初衷存在一絲不純潔,所以你的成果就要被否定你就是一個心行不一的偽君子,這本就是世上最無恥的說法。
誰人能保證自己的心思純正,毫無雜念。
世尊釋迦有魔羅之劫,才有降服心猿。
儒圣孔丘有南子心亂,故須克己復禮。
道祖李耳亦有雜念之擾,斬三尸以成道。
圣人尚且如此,何況凡人乎
楊清源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心念純正,他也會有貪念、會有,會有淫心
有貪念私欲不可怕,修持己身,克制邪念,這才是彌足珍貴。
“文頡你以為你活得清醒,但其實不過是一個自身都無法克制的可憐蟲罷了開口賤民,閉口賤民,你憑什么太祖高皇帝,也不過是一介淮右布衣,莫非你認為太祖也是賤民”
不就是扣帽子嗎誰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