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周帝盛怒之下,將一方硯臺砸在了文頡的身前
“文豫章你知道這是什么這是一百八十七戶百姓的訴狀狀告你父子,劫掠、奸淫民女,殺人滅口你有何話說”
楊清源、徐膺緒、狄知遠眾人皆躬身行禮道,“陛下息怒”
“陛下微臣冤枉啊那不過是一些刁民的證詞如何足以取信”
狄知遠暗中不屑,隨后從袖中掏出了一個布袋,“陛下,臣還有一物,只是有犯圣駕,不敢呈上”
“朕恕你無罪將東西呈上”
狄知遠就布袋交給了曹正淳,轉遞到周帝的身前。
周帝打開布袋,聞到一股淡淡的腥味。
將手伸入其中,又摸到了一塊絹布。
周帝將其取出,然后示意身周的兩個內侍,將其展開
隨后白絹展開,一個個血色的手印,一個個鮮紅的名字出現在周帝的眼前。
“陛下恕罪,這是一百八十七戶人家請臣代交的書帛。”
文頡看著眼前的白絹,心中憤恨不已。
這些賤民竟然敢落井下石待自己脫罪之日,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一旁的鄧鎮看著這血色的手印簽名,已經御書房中的淡淡的血腥之氣,頓時覺得機會來了自己又行了
“狄知遠你一個小小的大理寺丞,竟然以此腌臜之物,冒犯天顏,該當何罪”
說完還覺得不過癮,轉頭向楊清源喝道,“楊少卿,這就是你的手下”
文頡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
徐膺緒更是像以手扶額今天就不該帶著鄧鎮一起來盡給楊清源送助攻了
楊清源面色平淡,硬氣地頂了一句,“下官不以為,此物腌臜”
楊清源話未說完,便被一個聲音打斷了
“此物,乃是天下百姓之聲,此血,乃是百姓之血,在朕眼中,這遠比你這一品國公干凈得多”
說話之人便是御座之上的周帝
周帝仁君之風,對待臣民向來寬仁,直接斥責喝罵的情形少之又少,但今日,周帝便在怒斥一個一品國公
鄧鎮聞言,立刻慌了神
“臣死罪”
能讓一個仁君當面怒罵一個一品公爵,任誰都能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
太祖高皇帝本是淮右布衣,最知百姓疾苦
太祖臨終之前,榻前的遺訓,周帝時刻銘記于心
“民者,為國之基,萬世之本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吾兒切記”
周帝不是從小嬌生慣養的皇子王孫,他出生之時,太祖尚未發達,他自小在民間長大,知黎庶之難
鄧鎮當著周帝的面說出這樣的話,如何讓周帝不怒
周帝沒有理會跪下請罪的鄧鎮,只是拿著一疊百姓的訴狀詢問楊清源和狄知遠。
“楊卿、狄卿上書文頡父子罪行可曾查實”
楊清源上前一步答道,“回陛下,此中有部分事實已經查證,然此事已然超越大理寺權限,理當封卷,交都察院處理”
直到此刻,楊清源依舊沒有半分越權的意思。
周帝滿意地點了點頭,“清源所言有理,國有國法,各有其制那你便將此案封卷,轉交都察院,人犯也由大理寺關押自即日起,文頡革職下獄查封文府,上下一應人等,一概羈押候審此案由都察院主審大理寺協理錦衣衛監察務必清查事實”
“臣遵旨”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