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改版的碎骨掌,又在立意上上盡可能貼近柳生家的碎骨掌,故而段天涯越看越覺得像。
谷當看到最后柳生宗嚴的名字時,段天涯甚至可以確認,這就是柳生家的武學,但是出于密探的職業習慣還是保持了一分懷疑。
但楊清源的目的已經達到。
在聽完段天涯的話后,周帝此刻已經對奏疏的內容相信了九成八剩余的兩分不過是為君者的必要懷疑。
“好了你下去吧雨化田,賞段天涯白銀二百兩,錦緞十匹,玉器三件”
這可不是周帝小氣,而是他真的窮啊
別看天子富有四海,但是內帑真的不富裕。
即便是之前楊清源整肅漕運,讓稅收提高,國庫充盈了不少。
但那也僅僅是國庫啊國庫里錢,周帝是不能私自動用的,想要用國庫里的錢,周帝要和內閣商議的。
內帑里的錢,是皇莊和皇室私產的收入,以及國庫每年的撥款和周帝作為皇帝的工資。
沒錯,皇帝是有工資的,相比于一般的官員要高得多。
周帝的月薪為銅錢六百貫,也就是白銀六百兩。折合成后世幣種的也就是七十二萬元。
光看工資,這似乎是已經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數字,畢竟月薪七十萬。
但是這六百兩都不夠作為周帝大明宮的日常維護和支出。
要知道后世藍星一間五百平的別墅,物業費都要五千,這大明宮的維護成本可見一斑。
周帝的主要收入還是皇室的皇莊和其他各類的資產。
但是即便如此,周帝依舊是過得很拮據,妃嬪賞賜,日常起居,宮中的各類物資采購、宴會舉辦,哪個不需要花錢
周帝現在都淪落到打小九和十三私房錢主意的地步了。
要是沒有小九和十三,大明宮現在還有漏水的地方呢
拋開缺錢的糟心事不談,周帝再度拿起手中的奏章,心中已經做了決定,明日已經不再重要,周帝此刻便已經在心中給文頡定下了死刑
所以,今日御書房議事,其實只是走個流程,周帝的心中早已經想好了該如何處置文頡
當然話不能說明了,周帝還是要顯示自己虛心納諫的一面。
周帝向將目光看向了一旁參與感極弱的刑部尚書衛東來。
“衛卿,你是刑部尚書,你說說,這案子該怎么判”
衛東來算是持心公正,而且在這件事情之上,衛東來是一個旁觀者,他既不是勛貴集團,也和楊清源以及都察院也交情一般,算是中立人物,也沒有偏袒任何一方的理由。
衛東來原本還以為自己是來充人數的,沒想到竟然被天子點名,第一個發言。
“啟稟陛下,臣以為,都察院的奏折之中,證據清晰,論證嚴密,足以取信,當依律嚴懲”
衛東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又沒有完全發表。
說了,但沒有完全說。
一旁的楊清源心中吐槽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不愧是老官僚了,和稀泥的水平信手拈來。
即肯定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查案成果,又不說出具體判決,不得罪鳳陽勛貴,兩邊都不得罪
“李卿,你是本案的主辦人,你以為呢”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