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這種小伎倆,劉賓自認為見多了
“閑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語出浮生六記,褚恭家中藏書萬卷,自然是看過的。
頓時,褚恭文思如泉涌一般,下筆如有神
但浮生六記只是一個書生的自傳散文集,流傳不算廣,一般人甚至不知道此書。
褚恭也是閑時無聊,隨手翻到的,他就不信青蕪院主這等女流之輩,也會看此書
三樓之上的屏風之后,青蕪院主素手磨墨,紅袖添香。
楊清源卻無語中,這代寫連字都要自己寫,這也太真實了青蕪院主連抄一遍都不愿意,這就離譜
青蕪院主看著楊清源書寫,傳音道,“沒想到楊大人還能些這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妾身倒是小看楊大人了”
楊清源平日都是以行楷書寫,有又喜好瘦金體,故而因此成名,但是這不代表楊清源不會用其他字體。
有深厚的書底在,再加上楊清源對于自身肌肉真元的絕對掌控,變幻字體不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不僅僅是楊清源,包括江湖上大部分的元化境高手,雖然其中有些人是半文盲,但只要經過簡單的練習,都能寫出一手好字就是如此的真實
元化境的數量,和進士相比可要少得多
每三年一科,一科取仕三六十五人,平均下來一年有一百二十個進士誕生
但是平均一年可不會有一百個元化境產生
“時間到”
隨著清香稍晚,負責計時的一個書生出聲示意。
在場眾人打開了褚恭所書,其中一聲朗聲誦讀道。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無人聽我訴衷腸,無人解我心頭夢。
無人拘我眼中淚,無人愁我獨行路。
回首向來蕭瑟處,燈火闌珊無人顧。”
一旁的一個書生,讀完大加贊賞道,“好詩啊褚兄不愧是越州解元,全詩以無人二字起始,直抒胸臆,將寂寥二字寫得淋漓盡致,小弟感動身受,心中寂寥萬分”
在三樓之上的楊清源聽到這個評價,簡直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他嚴重懷疑褚恭這個解元是靠花錢來買的,不能說寫得不好,只是有點不符合越州解元應有的水準。
不過只有一炷香的時間,沒有推敲的時間,思慮不周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那個吹捧之人,楊清源可以保證這絕對是請的捧哏
話雖如此,但是在場眾人依舊不覺得青蕪院主能勝過褚恭。
“下面是院主的詩”
一個小侍女走了下來,展開詩句。
“斜陽映我立黃昏,殘灶笑問粥可溫。
飛蛾撲火捻熄燈,筆硯磨墨書半生。
案幾當知茶已冷,明月照君顧星辰。
春雨拭去相思淚,孤枕夢中戀前塵。
回首燈火闌珊處,燭下殘影伴孤身。”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