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略顯喧鬧的青蕪院安靜了下來,只余一個讀書人看著紙箋輕聲讀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一詞誦畢,全場寂靜。
連帶這劉賓都反復品讀著最后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
在場文人墨客無不面面相覷。
褚恭剛才的詩作,大抵的意思是入秋之時,閑來無事,獨自一人,在洞庭湖旁,登上岳陽高樓,憂國憂民,乃至于食難下咽,寢難安睡,月光之下,只影徘徊。
通篇就是一個字“愁”
剛才覺得這詞并無問題,現在聽完青蕪院主的這篇丑奴兒,再對比褚恭的詩句,就顯得太過矯揉造作,無病呻吟。
此時褚恭看起來精神飽滿,身寬體胖,面色紅潤,哪里有半分心憂家國,日漸消瘦的模樣
不過,這其實也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他們平時哪會注意這些,若是說起來,恐怕大多數人都得被扣上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帽子。
禮部侍郎劉賓也忍不住看向三樓,青蕪院主所在的方向,其所書之愁,不是離愁別緒,而是家國愁思,委婉含蓄,含而不露但讀起來,唇齒之間盡是作者的憂思愁緒,這已然是一篇上佳之作,一詞傳世。
以青蕪院主一介商賈女流,又哪里會有這樣的閱歷如何能有這般的胸懷
當然了,關于青蕪院主胸懷的事情,楊清源顯然是更有發言權的自己的家國胸懷可不敢與青蕪院主相比也就是李莫愁來了,才可堪一戰
言歸正傳,劉賓可以斷言,青蕪院主的背后,有高人指點,劉賓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以那人的詩詞造詣,全詞所透露出的悲憤愁緒怕不是抒懷更多是為了打臉啊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褚恭剛剛寫完家國愁緒,對手便寫出這樣的句子劉賓暗嘆一聲,希望褚恭不會留下什么心理陰影。
但很有可能今夜之后,褚恭從此不敢寫愁了
而此時,周圍的一眾才子文人臉色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他們的基本鑒賞能力還是有的,這詞,的確比起褚恭那篇詩高出了不止一籌。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首詞的上闋,實在是殺人誅心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少年”兩個字,說的可不僅僅是褚恭這是可是開地圖炮,將在場這些年輕的才子書生都嘲諷進去了,都有一種胸口中箭的郁悶感。
關鍵,他們還沒法反擊,因為對方說的就是實話。
人生才剛剛開始,很多事情都沒有經歷,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又哪來那么多的憂思愁緒
想到自己曾經寫過的詩詞愁緒,臉上不由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
此刻,褚恭臉色煞白,呆呆地望著紙面,猶如心臟被大錘重擊,抑郁得想要吐血。
要不是褚恭的心理素質還算過關,可能就要表演當場落淚了
抬頭看著三樓方向,褚恭心中的悲憤之意已然滔天。
為賦新詞強說愁我與你有何深仇大恨要下手如此之狠
褚恭覺得,今日之后,他可能就要名留文壇,成為千古佳話為賦新詞強說愁中的反面人物了
若干年后,或許狀元探花甚至當今天子都可能被后人所忘記,但褚恭之名,只要談起“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典故,便會被人提起,千古流傳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