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楊清源起身,他身為大理寺少卿,未經報備,擅離京城,要遭政敵彈劾,他得去內閣申請,親自前往萬年縣調查此案。
此時的內閣之中,諸位大學士已經不在,只余值守之人,楊清源便直接前往座師錢牧謙的府上。
“什么萬年縣的中毒事件不是意外”
這件事情雖然不大,但是畢竟傳入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子,死了十余人,作為大周內閣大學士,錢牧謙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當時組成專案組的奏章,也經過錢牧謙的手。
“是的我意外在翰林院的山海館中找到了一本名為交州山中雜記,在其中找到了一些線索。”
“這案子這么重要值得你這個大理寺少卿親自去一趟”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相當于大周的政法ei副書記兼最高院副院長。
“幾十條人命,還是在京畿重地不能讓歹人為所欲為況且幕后之人這么大手筆,肯定不單單是為了殺幾個人這么簡單”
錢牧謙沒有多問,他不擅刑偵之道,不過想來自己的這個弟子是有分寸。
“即是如此,你多加小心,內閣這里和陛下處我會替你處理好的”
“多謝恩師”
在知會錢牧謙之后,楊清源便可以放心離開京城了。
現在的楊清源在朝中的勢力已經達到一個高點,靠山更是硬得不像話。
谷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為楊清源座師,師生之誼是大周官場之上最牢靠的關系之一。
武英殿大學士于延益與楊清源交好,雙方為忘年之交,把酒言歡,探討邊防軍制,極為相合,關系甚至比錢牧謙和楊清源之間還要好。
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為楊清源的頂頭上司,教導楊清源政務,對其極為欣賞。
目前管事的四位大學士,除了建極殿大學士李宏毅外都與楊清源私交不錯。
而周帝對楊清源更是信任之極,特別是對永安十三年這黃金一代,視為朝廷未來支柱。
如此形勢之下的楊清源,在朝中雖然有政治敵手,但卻不足為懼,做起事來,也少有阻力。
在得到內閣的許可之后,楊清源次日便帶著大理寺的人出發了。
隨行有察豪司主宋惠父,客卿柳望舒和沒有工資的,在大理寺效力三年的李莫愁,另有五十名大理寺外勤隨行。
萬年縣距離神都不過是二百里有余。
一行人疾行半日,便遇上了天降暴雨,雷鳴陣陣。
不過大理寺眾人皆是習武之人,在大理寺刑律學院之中也有冒雨疾行的課程,并沒有因為暴雨就停下腳步。
一行人終于在夜晚時分趕到了萬年縣城。
“城下何人此刻已經宵禁,不得開門”
萬年縣位于京畿地區,四面有四關把守,三十年未見兵事,就連匪患都看不見,突然在夜間遇到數十騎兵,負責城防的校尉,不免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