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一行回到萬年縣中,已經是臨近傍晚。
大理寺一行人居住的館驛之中。
“大人,今日上山,可有什么收獲”
楊清源聞言道,“不僅有收獲,而且收獲不小”
“哦”
楊清源帶著宋惠父和胡蝶來到一間房間之中,吩咐兩個大理寺的捕快在門外警戒,然后帶著二人進了房中。
“二位請看”
楊清源對著一截枯木一指。
宋惠父看到枯木之上殘留的白色菌桿,神情肅穆,“大人找到白桿蠱菌了”
“是的今日,我在一個曾經采集白桿蠱菌的獵戶的帶領下上山,去看了看他曾經采集白桿菌菇的地方”
“結果如何”
一旁的胡蝶很懂,立刻接上了楊清源的話茬,不至于讓氣氛尷尬。
“他采到菌菇的地方,完全不符合白桿蠱菌的生存環境,若是真的在那種地方有白桿蠱菌,最多一日,那些白桿蠱菌就很像你們看到的這樣,只余傘桿,且干枯失水”
宋惠父面色凝重,如今事實正在印證他們當日的猜想。
“而在下山的時候,我們在一片樹林旁發現了這截枯木它就是白桿蠱菌生長的載體白桿蠱菌靠吸取枯木之中的精華,生長繁殖”
“這截枯木也在醒目之處”
“沒錯”
這截枯木也在一片林子旁,只需稍微向其中走兩步,就能發現。
此時枯木上的白桿蠱菌的傘蓋已經掉光了的,所以在顯得不那么顯眼。
“而且我還派人去詢問了其他幾個采集到白桿蠱菌的山民,回答無一例外,這些人發現白桿蠱菌之時,都是在醒目的位置,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昨天還沒有,第二天突然長出來了”
宋惠父點頭道,“現在可以證實,這些白桿蠱菌確實是有人蓄意投放的。”
“不僅僅是如此,我還找到鐵證”
“什么證據”胡蝶繼續捧哏道。
“就是這棵枯木”楊清源指著枯木說道,“這種木頭叫紅豆鐵木衫因為其質地堅韌,經常習武之人用來制作練習的木制兵刃,它生長在贛州、交州、閩州、嶺南等地,但京畿是沒有這種樹的。”
之前的白桿蠱菌太過冷門,僅僅是在一本雜記中記載,難以作為證據,但是這種紅豆鐵木衫知道的人卻眾多,足以作為證據使用。
“大人此番進山,收獲頗豐啊不過也虧得大人博學廣聞,才能從這白桿蠱菌之中,找到破綻。”
宋惠父也忍不住贊嘆道。
“宋先生先別急著夸我今日的收獲可不止如此”
“哦”
“我們上山之時,山火已然熄滅,便前往了遭遇山火的三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