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楊清源也遞了一副鯨皮手套給玉三先生。
“玉掌柜,勞煩帶上這手套”
玉三先生也沒有多問,每個人對自己的玉都有不同的習慣,有些人不習慣外人碰自己的玉,也在情理之中。
接過扇墜和折扇,玉三先生仔細端詳了一番。
“嘖嘖這玉的料子真是極品啊我干也一行也有不少年份了從沒有見過這么好的白玉料子”
“這么說,這扇墜和折扇的扇骨確實是出自同一塊料子嗎”
“當然,這樣的料子一塊便可遇而不可求,更何況要品質如此優質的兩塊再說了,天下也找不出兩塊質地一模一樣的玉料啊”
玉三先生對于白玉折扇和玉料是愛不釋手,不斷把玩翻看。
“依玉三先生的意思,這種品質的羊脂白玉并不常見,那么先生可知,神都哪家玉坊曾經賣過這樣的料子”
玉三先生掩唇一笑,“楊大人說笑了,別說是神都,就算是整個大周,三十年間,也絕沒有這樣的料子賣出過甚至都沒有一個玉雕師傅雕刻過這樣的玉材”
“玉三先生肯定”
“從這白玉扇墜來看,這玉料細膩滋潤無瑕疵,白如截肪,至于日下,幾可透光這樣的羊脂白玉乃是天下珍品若是真的經過各大玉坊的手,必然會轟動不已引起各方豪商權貴的哄搶。”
“而且像這種品質的白玉,各大玉坊都不一定會對外售賣,這般寶玉,完全可以作為一家玉坊的鎮店之寶。有此等寶玉坐鎮店中,玉坊的名氣一下子便能大漲。”
楊清源雖然從藏書之中,學到了有關白玉的學問,但紙上談兵終究與實踐不同。
楊清源原本以為這扇墜不過是一塊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著實也沒想到白玉竟然如此珍貴
收回了折扇和扇墜,楊清源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既然不是民間流通的玉料,那么就和宮里有關系
天下的奇珍絕品,民間沒有的,那必然就是皇室特供
楊清源念及此處,便起身告辭,“今日多謝玉三先生相助了”
“楊大人哪里的話,配合大理寺查案,本就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該做的,大理寺保京城平安,我們平時也幫不上忙,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我們敢不效力”
“再說了,楊大人乃是青姐姐的知己,說謝便見外了”
楊清源“”
他早就知道青蕪院主不簡單,但是此刻看來,青蕪院主的勢力遠比楊清源想象得要大
從珺瓊坊離開之后,楊清源向著大明宮的方向走去。
宮中內廷司記載的寶玉楊清源自然是沒資格查閱的,那是皇室私產,別說是楊清源一個大理寺少卿,便是內閣首輔,也是沒有資格查閱的
但是楊清源還是有辦法的。
他的兩個弟子,目前是皇室之中最有錢的皇子和公主
雖然這不足以讓楊清源查閱皇室私庫,但是去將作監查查記錄還是沒問題的。
這玉墜可不僅僅是材料珍貴,其雕刻工藝,亦不是凡俗之人所能為。
既然各大作坊的玉雕師父沒有雕刻過,那么有這般手藝的人,似乎就只有將作監了
玉雕不同于泥雕、木雕、石雕。
玉雕師父的手藝,是需要大量的玉石喂出來的。
這樣的玉雕工,不是一般的權貴或是商人養得起的。
就算有這樣龐大的財力,若沒有相關的生意,也沒有養的必要。
故而,玉雕工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只會在特定的地方出現。
將作監恰好,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將作監會負責皇室所有金銀器物的制作,當然也包含玉器的雕刻。
楊清源走到將作監門口,已經有人在將作監門口等候。
正是楊清源最大的弟子,小九朱瓊華
今日的小九與往常不同,朱瓊華一身宮裝,顯得華貴莊嚴。
原本隨楊清源上課之時,青絲或披垂如瀑或玉簪挽發,顯得清爽利落,今日的小九卻云鬢堆鴉。
兩綹柔順的秀發垂髫,分飄于耳畔腮側。一身嫩黃的宮裝,上面綴著片片水明玉片。
當小九看見楊清源時,嫣然一笑,微提宮裙向著楊清源優雅走來。
行步之間,裙裝上的玉片相互碰擊作響,玲瓏悅耳。讓原本顯得莊重的大周公主,多了幾分少女應有的活潑。
“師父,你來了我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