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切,周明生是不知道的。
隨后,便是申訴無果的李阿婆,手持大誥敲響了沉寂十年的登聞鼓,震動朝野。
李守案徹底暴露在了朝廷眾臣的目光之下。
此時的周明生已經沒法有所動作了。
這原本是一個破綻,但是當時的蒙決尚未下定決心,又害怕對朝廷吐露實情,于是李守案在朝廷眼中成了一個普通的民間冤案。
暗六部也沒有插手其中調查,再加上周明生之前的布局也算周密,而且還猛烈李守的面部,使其幾近毀容,根本看不出來原本的長相。
而以監察御史胡云冀為首的眾官吏,也沒能查出什么明顯的破綻,李守一案,這才算是了結。
而在李守案調查之后,周明生便開始收拾殘局。
雖然萬年縣中的人,并不知道此事的真相,但是卻有一個無法消除的破綻。
這個破綻也是周明生犯下此案,不被人察覺的原因。
別的都可以抹除,但是他和李守一模一樣的長相是很難改變的,而且周明生也不想改變。
即便這輩子都不可能和那些泥腿子再有交集,但始終是留有隱患。
既然沒辦法改變長相,那就將見過李守的人都殺了便是了。
如此一來,這個破綻也就不復存在了。
于是,周明生的掃尾工作也開始了。
李守的交際圈并不算廣,只有同村的鄰居和縣學中的同窗、教諭。
如此集中、明確的目標,讓周明生的鏟除行動也容易了許多。
第一步便是滅殺李守的同窗,這些與相處時間最長,對于李守也是最熟悉的人。
李守是個書呆子,對于整日都撲在了學問之上,反而村里的人跟他都不算熟悉。
于是便有了第一起的菌菇中毒案。
一碗蘑菇燉雞湯就毒到了不引起他人的懷疑,周明生甚至在萬年縣的農市上投放了不少毒菇,以此來混淆視聽,讓人以為這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食物中毒的案件。
一切如周明生所預想的一般,當這份奏報到內閣的時候,雖然引起了關注,但是內閣諸公,還是將其作為一個食物中毒案來處理。
在解決了同窗之后,周明生開始料理李守的同村。
李守自從讀書之后,便沉默寡言,少與同村之人交流,但是畢竟是在一個村子之中,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同村中人肯定也是認識李守的。
于是,周明生便想到了火。
李守的家在翠華山上的村子里,這種偏僻的地方,就算是一把火燒了,短期內也沒多少人會注意到。
但是之前李阿婆的意外還是讓周明生變得更謹慎了。
“所以,那些人是被你活活燒死的”
周明生得意地點頭答曰,“沒錯,為了怕被人看出來,我特地沒殺他們。”
隨后周明生有些懊悔地說道,“可是為沒想到,大理寺的驗尸高手竟然有這般水準,這樣都能驗出來。”
楊清源此刻負于背后的右手已經緊握成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