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奏折還是需要批閱的,那么這個任務就落在了宮中太監的頭上。
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也就此應運而生。
目前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僅僅是代替天子批紅,眾太監擬照閣中票擬字樣用朱筆楷書批,是沒有單獨權力的。
即便如此,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依舊由宮中內侍中的高層擔任。
畢竟代天子執筆,那是何等的榮耀,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權力。
故而能夠在司禮監擔任秉筆太監的都是重要人物,而這個萬貴就是太子費盡心思在宮中拉攏的人。
對于太子來說,宮中的動向尤為重要,須得在第一時間了解宮中的動靜。
太子也在宮中拉攏了不少人,而其中萬貴便是職位最高的那個。
太子為了將此人收歸門下,花費了白銀三十余萬兩。
當然萬貴投靠太子也不僅僅是為了這三十萬兩銀子,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心中的野望。
在司禮監中,秉筆太監有很多,但是掌印太監只有一個。
掌印太監握有天子印璽,在秉筆太監根據閣臣的意見,描注批紅之后,再有掌印太監蓋上天子的印璽。
每一個秉筆太監都想成為掌印太監,萬貴也不例外。
但是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可不是他能撼動的。
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曹正淳,那是貨真價實的洞玄境高手,而且還提調東緝事廠事務。
身兼司禮監和東廠一把手的曹正淳無論是武功還是權勢,都不是萬貴可以比的。
但要他就此放棄,萬貴也是不甘心的,于是萬貴便找到了一條路。
既然本朝當不了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了,那么下一朝呢
他與曹正淳相比固然有所不足,但萬貴也有著他的優勢。
曹正淳對于天子忠心耿耿,從不插手皇子之間的爭斗,保持絕對忠君和中立,在獲得天子信任的同時,他也失去了政治投資的機會。
而萬貴則將寶壓在了太子的身上。
太子是儲君,也是最有可能繼承大統的人,如此投資絕對是風險最小,最穩妥的。
“萬公公連夜來此,有何要事”
萬貴看了四周一圈,在確認除了太子和文士沒有旁人之后,才小聲說道。
“殿下,萬歲可能出宮了”
“什么”
萬貴一句話,就在太子心湖之上激起千層之浪。
天子出宮不是小事,如果未經禮部,那就是微服私訪。在這個節骨眼上,天子能去哪里呢
“萬公公,此事可已經確認”
萬貴點頭道,“不離十,今日負責隨侍陛下的一個內侍,是奴婢的干兒子,他下值之后,覺得今日的天子奇怪,才來告訴奴婢。”
太子和文士沒有說話,只是聽著萬貴說道,
“以往萬歲批閱奏折,一晚上總是要喝上三到五杯龍井,中途會用一次糕點,去兩次御廁,但是今日,只送入來了第一杯茶水,陛下既沒有用糕點,也沒有再要茶水。”
太子和文士立刻意識到了問題。
一個人的習慣是長時間養成,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習慣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谷“隨后奴婢又派人去見曹督主,卻發現曹公公也不知所蹤,與他一起不見的,還有西廠的廠督雨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