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的大小官員再次聚集,共商國事。
就在品級較低的官員在按規矩開會時,這個國家的高層大佬已經在盤算朝會之后的八議了。
今日的大朝會與往常一樣,真正的大戲即將開場。
雖然周明生的事情在底層,尚不清楚,但是由于太子之前拉攏眾臣的原因,高層幾乎沒有不知道周明生一案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著散朝之后,那才是今日朝爭的開始。
同時,這場爭斗也預示著陛下的態度。
周帝年事已高,長年累月的處理政務,已經拖垮了他的身子。
天子龍體欠佳,這是大周高層的共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在等天子確定繼承人。
也只有盡早確認繼承人,這些人才能放心下來。
否則萬一周帝的身體突然出了什么問題,但繼承人未定,則朝廷中樞必然大亂,北地燕城的趙王也會趁勢而起。
自古立嗣一般都是立長、立賢。
在這是有一個大前提的,這個長或者賢,是嫡子
也就是說,一般王朝,只有嫡子才有資格參與到皇位的競爭之中。
大周也是如此,太祖祖訓,立嗣首嫡。
也就是在嫡長子還在的情況下,庶子繼承從法理上講是立不住腳的。
周帝便是太祖的嫡長子,加上周帝自身也確實優秀,故而在太祖一朝時,周帝便是唯一的繼承人。
像趙王之流,雖然優秀,但是卻根本不在太祖的考慮范圍之內。
周帝既是太祖的嫡子,又是長子,同時還是諸皇子中最優秀的一個,所以這個皇儲的位子,根本沒有人能夠抗衡。
但到了周帝這一代,情況不同了。
擺周帝面前的選擇有三個了。
太子、楚王,以及楚王的胞弟魏王。
太子是先皇后所生,楚王和魏王是今皇后所生,從禮法講三人都是嫡子。
太子自然是賢良恭謙,但楚王也不遑多讓,雖然在政治手段上遜色于太子,但長于軍略,果決堅毅。
至于魏王,雖然年紀尚小,但也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于是,皇位的著落便有了懸念了。
這是周帝一直頭疼的,也是眾臣一直糾結的。
這么多年了,這團迷霧在今天就有可能撥開了。
楚王勢力大損,已經無法抗衡,若是今日之事,太子能勝,那便說明周帝已經屬意太子
今日的朝爭在這群老狐貍眼中,可不是簡單的刑案,更是一次對于繼承人的試探。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