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沒有完成第一個目標,重審李守案,為死難伸冤。
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沮喪的時候,眼下還有殺周明生的機會
周帝和衛東來之所以阻撓自己重查李守一案,多半就是為了身后之名。
周帝剛剛也說了,剩下的罪名,繼續議罪,其話中之意,便是剩下的事情,他估計選擇當一個中立者,而不是拉偏架了。
太子見到衛東來的舉動,心中不由暗罵一聲。
“老狐貍”
當時去說服衛東來相助的時候,這只老狐貍滿口答應,但是現在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就如此干脆的退出,絲毫不拖泥帶水簡直過分
但是太子也沒有辦法
衛東來為刑部秋官,獨掌一部的閣老重臣,別說他只是個太子,就算他現在登基,也得慎重無比地對待
太子無奈只能使了眼色給曹守正,現在還是得讓他來。
曹守正得到了自家主子的示意,再度站了出來。
剛才衛東來可以以證據不足駁倒楊清源,自己肯定也可以。
曹守正仿佛已經看見美好的未來在向他招手
“陛下臣以為,楊大人此案尚有疑點”
衛東來看見曹守正這般模樣,心中不由吐槽道,雖然曹守正有治政之能,但是在刑獄之道上,卻不擅長。
周明生一案,其實若是放在平日,已經是可以算作鐵案。
之所以自己可以駁倒楊清源,不是因為自己在刑律上有多高的造詣,也不是因為這個案子有多少疑點,而是大家都不愿意這個案子重審,故而如雞蛋里跳骨般,駁倒了楊清源。
現在是周明生在長音園殺人之事了
這件事情,殿中除了太子之外,已經沒有人在乎。
“曹卿有什么發現可以直言”
曹守正朝周帝一禮,隨后對楊清源說道,“楊大人,你說在現場的佩劍之上發現了周明生的指印”
“不是周明生的指印,而是兇手留下的指印,只不過這個指印和周明生的指印一致”楊清源正色說道。
“那就沒有可能有兩個人的指印是完全一樣的”
曹守正問出了一個在場非刑偵向的官員都好奇的問題。
一旁沒有說話程青松開口道,“曹大人這個問題,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曾經做過一個測試,曾經找了三百人,錄下他們的指印,花費三月進行比對得到的結果是無一相同”
楊清源也補充道,“人之指印便如人之樣貌一般,或有相似,但絕無相同,即便是孿生兄弟姊妹,也會有所不同故而這世上沒有兩人的指印是完全一致的”
曹守正不甘心地問道,“難道就沒有例外”
“曹大人,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程青松提醒道,曹守正雖然是刑部侍郎,但其主要專長還是行政向的,對于刑律也有研究,但是涉及到案件刑偵,曹守正也就是個新人。
當年三法司試驗指印的時候,曹守正還在外任刺史,自然不會通曉。
面對程青松,曹守正也是不敢犟,只得乖乖地說道,“那即便指印一樣,難道就能證明周明生是兇手嗎”
楊清源走到周明生身邊,“周明生,本官問你,你可曾見過方圓”
周明生立刻答道,“不曾見過”
隨后周明生朝著天子所在俯身跪地,“陛下,小人真的不知道,那把劍上為什么會有小人的指印,楊清源這是想要通過小人來攻訐太子還請陛下明察啊”
未及楊清源反駁,一旁的楚王便站了出來。
“滿嘴胡言楊大人持心公正,為民請命;太子爺處事公正,不徇私情你小小一介商賈,誰會來陷害你陷害你又如何能影響到太子”
罵完,楚王向著周帝一禮,“父皇,此賊滿嘴胡言,胡亂攀咬,草菅人命兒臣請誅此賊”
楚王黨出手了
現在的情形,想要將李守案翻過來進而對付太子是不可能了那殺一個周明生惡心太子,順便支持楊清源還是得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