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之所以沒死,是因為玉虛一脈的神藥,三光神丹。
若是換作旁人,此刻已經是兩座孤墳。
但現在申汝墨卻拿此事來做文章,雖然在律法之上確實如此,但從情理上講,無恥之極
方圓和丫丫受的傷,是致命的重傷,因為楊清源的搶救活了下來,現在卻成了給周明生開脫罪責的理由,這是何其諷刺。
“臣請陛下圣斷”
申汝墨說完之后,便將這個問題再度拋給了周帝。
八議之人,當由天子決斷。
周帝有點頭疼,他是真的不想判這個官司,隨即手一揮,“朕非專斷之主,周明生的判罰就由眾卿議一議吧”
一看周帝松口,太子黨先鋒曹守正便站了出來,“臣以為申大人所言,老成持重周明生雖有惡行,但無惡果罪不至死,可杖刑八十,流放萬里”
曹守正一開口,就引起了眾多人的應和。
這些人是太子一早就聯絡好的大臣,就是為了在今日能響應太子的號召
若說要旗幟鮮明地支持太子奪位,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支持太子,卻沒有什么可猶豫的,就算他們支持了太子,也不會被天子認為是效忠新君。
這種好事,可沒地找去
但楚王黨肯定也不會這么容易的便宜太子。
楚王黨先鋒,工部侍郎呂城立即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周明生為太子內弟,若是不嚴加懲處,必然會讓天下人覺得朝廷處事不公包庇皇親臣以為當斬周明生,以正國法”
沒錯,就是呂城,那個曾經因為在應卯時間在青樓考察裝修風格被李尋歡彈劾的人。
三年了,楊清源曾大理寺丞干到了大理寺少卿,文華殿行走干到了文華殿學士。
李尋歡從京畿監察御史干到了左僉都御史。
而他還是工部侍郎。
當然了,官當到他這個份上,想要在往上跳一級,已經不是靠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了。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雖然他和楊清源、李尋歡有怨,但現在可不是計較仇怨的時候。
呂城的話一出,原本楚王黨的人,也紛紛站出列附和。
當然了,因為之前楊清源的操作,讓楚王的主力,殘存的淮西勛貴殺得殺,貶得貶,整整三年,楚王黨都沒能恢復元氣,這讓楚王黨的聲勢小了許多
遠不及太子那般支持的人數眾多。
李尋歡見殿中漸有嘈雜之聲,立刻朗聲開口道,“肅靜”
都察院的御史,有整肅朝儀之責。
李尋歡開口間還帶著一分醇厚的內力,讓偏殿內為之一靜。
看到這一幕的周帝突然覺得,以后這個監察御史最后就是能會武功,平日里若是這種情況,監察御史必然要連喊數聲,眾臣才會安靜。
但是李尋歡喊著內力的一聲就夠了
就在周帝胡思亂想之際,偏殿之中的形勢也已經分明了。
有近六成人,支持太子。
一直未曾表態的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程青松站了出來。
大周一朝,以右為尊,程青松便是監察系統的一把手。
“陛下,老臣以為,周明生本已是罪大惡極如今雖然因為一些原因,難以定罪,但是當斬之,以正國法”
程青松話中明著在告訴周帝,自己對于李守一案的態度。
我知道,陛下心有顧念,所以沒有重審李守一案,但不代表我認可李守一案的結果,現在既然涉及到了元兇首惡那么周明生就應當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