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則回到了一樓原位之上,吃完了飯。
就在楊清源要上樓休息之時,賬房先生兼掌柜的呂青侯走了過來。
“楊學士留步小生有一事請教”
呂青侯雖然武功高強,但是掌柜也好,俠客也好,考科舉才是他的主業。
但呂青侯至今為止已經考了四次院試了,每考不中
如今楊清源這個永安十三年甲榜第二就眼前,此事不請教,更待何時
“楊學士乃是科場前輩,小生在科場之上,屢試不順,甚至還被天機樓那伙人,安上了一個神筆書生呂落第的稱號簡直是聞者心酸,聽者落淚啊”
“”
科舉就是如此殘酷,任由你武功再高,勢力再大,都必須經過科舉才能成為正統文官。
就像楊清源這般,國師直諫,也參加了會試、殿試,才得以入朝為官。
天子直接提拔為官的人當然也有,但這樣的人是很難融入文官體系之中的。
長期以來,科舉早有了自己的體系,同窗、同年、師生等等。
所以呂青侯想要當正統的文官,便只有讀書考舉這一條路。
“楊學士乃是榜眼出身,想必對于科舉之道,必然已經了如指掌,青侯想請楊學士指點一二”
在呂青侯看來,楊清源能在永安十三年這樣的大爭之年,高中地榜,指點他過個院試,想必是輕輕松松。
“”
楊清源有點犯難了,他是屬于強基計劃直接保送清北本碩博連讀復試的,你問他怎么考高考,這他哪會啊
但是這個時候又不能表現出我不行的樣子
于是楊清源猶豫片刻后問道,“呂兄不必客氣,那咱們就簡單的交流一番不知道呂兄主修為何”
大周的科舉紛繁復雜,墨義、帖經、數算、策論、刑名、詩賦等等,有點像前世藍星江浙高考的選考。
其中策論為王,其余次之,最底層的墨義和帖經。
“小生主經義,治論語。”
楊清源聽完便知道問題在哪了
就呂青侯對于論語的理解,別說考中,能第二次進考場,你都得感謝主考提學的公正嚴明。
“呵呵呵呵”楊清源干笑兩聲,“會不會是呂兄對于掄語解讀太過深入,不如換一科治學試試”
呂青侯點了點頭,“楊學士所言倒是和小生所想較為接近小生去年又沒中,已經打算關閉此地的客棧了可能也是因為生意太好耽誤了小生溫書”
“哦那呂先生打算去哪”
“我在關中尚有一處產業,乃是祖上傳下的,名曰尚儒客棧,不僅名字文雅,而且那里來往客人較少,想必小生就能安心溫習了”
楊清源心中已然有了奇怪的預感,“你說的地方難道是在”
“關中的七俠鎮”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