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李大人從錢塘郡有急報傳來”
一個身穿巡捕統領制服,袖口處秀了一長一短兩條橫杠的年輕人拿著一封書信,急匆匆地跑入了楊清源的書房之中。
此人正是當年文豫章桉中的張三,現在的張慕青。
今日的張慕青已經是大理寺緝盜司的巡捕統領,元化境的箭手。
此次楊清源奉旨欽差越州,他也是大理寺中跟隨者之一。
楊清源從張慕青的手中接過書信
在仔細看完之后,楊清源的眉頭皺起來了
李尋歡的書信中寫道,原錢塘長史吳安康曾經貪墨了一筆稅款。
大概是七八個月前,錢塘郡有一筆商稅要送往越州刺史府,合計稅款為五十五萬兩,吳安康貪墨了其中的一萬兩,只送了五十四萬兩至越州銀庫。
這筆錢他原本是不愿意貪的,畢竟這種稅款都是有定額的,很難貪墨的,但是一直和他合作的神秘組織找到了他,讓他貪下一萬兩銀子。并承諾會幫助他掩藏犯罪事實。
吳安康當時身不由己,只能貪下這一萬兩銀子。
在此事之后,他一直提心吊膽的,生怕事發,但不知道那伙神秘人用了什么辦法,越州銀庫竟然沒有發現貪墨之事,吳安康也就松了一口氣。
“這一萬兩應該就是越州銀庫里少的一萬兩賬目是對上了但是為什么要為了這一萬兩大費周章呢”
楊清源隨即又翻出了神武軍的進出記錄,找到了當日神武軍的登記。
永安二十一年,十月初二,入庫銀兩一百一十箱。
越州銀庫裝銀子的箱子是有定制的,一箱可裝銀五千兩,按理說吳安康送來的稅銀應該少兩箱才是。
隨后又找到了銀庫的簽收記錄,入庫一百一十箱,簽收人正是越州銀庫的掌庫李達。
楊清源似乎感覺自己抓到了什么關鍵,但還缺什么東西。
能夠讓那伙人對這一萬兩如此重視,必然是有什么玄機在其中的。
那種銀箱子楊清源是見過的,其大小,根本裝不下人。
裝人
“轟”
天空之中一聲驚雷,屋外的雨越下越大了。
但是卻沒能打斷楊清源的思緒。
是了裝人
江湖上盜墓摸金一派的高手,擅長鎖骨鉆洞之術,可以將自己的軀體縮小,說不定就裝入這銀箱之中。
摸金一脈還擅長土工作業,也有可能在這銀庫底下做什么手腳
但是一旦土工作業動靜一定不小,該如何瞞過銀庫守衛呢
所有的線索在楊清源的腦海中匯聚成線,綠植
那些突然種下的綠植
如果有合理的土工作業理由,是不是就可以瞞過守衛了呢
“慕青,知遠呢”
楊清源起身問道,他要去越州銀庫。
張慕青開口答道,“狄大人去了越州銀庫,還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