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一世皇帝確實雄才大略,前唐之后,中原數百年的割據亂象,被其終結,一統諸夏,再造神州,確實是一位明君,但前秦亡于二世暴苛之政,也是不可辯駁的事實,嬴亥之后裔,今日怎么有臉來復國”
王立不忿,“前宋趙氏,亦為我前秦族裔,偽周廷搶奪神器,自開一國,乃是亂臣賊子”
“呵呵”狄知遠冷笑一聲,“秦失其鹿,天下共逐。自三代以后,得國最正者,惟先漢與我大周。本朝太祖高皇帝本一介淮右布衣,自匹夫起事,無憑借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驅除韃虜,恢復神州,立國之正更勝前漢”
“你那他為何殺小明王而自立”
“世言明太祖曾奉韓林兒龍鳳年號,此不考史實而度以小人之心者也太祖起于微末,未掌小明王之權,未食小明王之碌,何來君臣之義”
王立被狄知遠懟得啞口無言。
“你在江南為官多久了”
“自周太祖遷都于神都,我便在越州為官,已經二十七年了”
狄知遠一愣,這為官時間都接近他的年紀了。
“那我大周太祖和今上兩朝,文治武功如何”
“外定邊河,驅除韃虜,內修德政,百姓安康。”雖然王立是前秦遺民,公子羽的手下,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大周兩任君王俱是人杰。
“那你為何要助公子羽起兵謀逆亂百姓江山你的圣賢書讀到狗肚子里了嗎”
狄知遠查過王立的檔桉,也從越州刺史府的屬官處詢問過王立的為人。
清廉、細致、正直,平日也不吃什么山珍海味,甚至連肉食都較少,最愛咸菜滾豆腐。
如此做派雖然有可能是裝的,但能裝二十多年,也足以說明王立的個人道德絕對是較高的,是一個有修養有抱負的人,故狄知遠想要從此入手,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
王立聞此言,確實是又驚又愧。
驚得是狄知遠已經查到了他們在越州行動的目的,愧得是狄知遠說得沒錯,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他卻要禍亂天下,這就是妄讀圣賢書。
“狄大人,我知道自己乃是罪人,但一日為秦臣,終身為秦臣,一臣不可侍二主”
狄知遠還是想得簡單了一點。
一個能夠在大周官府之中任職二十七年而不易其志,自然不是他這三兩句嘴炮攻勢可以說服的。
“今生已是如此,如果來生,王立愿當牛做馬,為天下百姓驅使”
王立就是標準的士大夫價值觀。
雖然文人之中亦有貪生怕死者,但也有像王立這樣,將信念看得比生死更重的人。
對付這樣的人,以生死相迫沒有人,曉之以大義也效果不佳。
但是這一類人卻有一個共同點,雖不在乎生死,卻最重青史之名。
他們不在乎當下之人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知我罪我,唯其春秋。
楊清源在入洞玄之前,也是如此的理念。
身后之名勝于生前之事。
“那王大人可曾想過自己的身后之名若是今日王大人死在這里,本官可以保證,王大人在我大周的史書之中便是本桉的元兇首惡乃是禍亂江南的污吏,偷盜餉銀的巨貪千秋萬代,王大人都會背著這個罵名”
癱軟在地的王立聽到狄知遠的這個句話,身子一震。
“不可能本桉之中,我不過是一個小人物,誰會相信,一個六品州刺史府銀曹能夠貪瀆八百萬兩你們如此草草結桉,天子和內閣會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