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郭靖因為純善所以看上去有些木訥,但他其實非是愚笨之人,只是內秀于心,大智若愚。
一個愚笨之人,不可能將九陰真經和全真心法融會貫通,也不可能將七十二路空明拳和降龍十八掌融合得如此完美。
單以降龍掌的造詣,縱觀丐幫,除了降龍掌的創始人和第九代幫主之外,再無人可與郭靖比肩。
他又得了宋武穆王留下的岳冊,通讀全書,領會其中奧義。
岳冊乃是前宋武穆王留下的兵家奇書,由岳武穆王集天下兵家之精華,從刀劍甲具的打造,到戰馬的培育,再到排兵布陣,營盤排列,皆寫于其中。
雖然岳武穆的戰績不能和淮陰侯、長平侯、冠軍侯,衛國公相提并論。
但是岳武穆也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紀錄,以兵卒為主的步騎混成軍隊,正面野戰擊破騎兵。
其中最大的戰果就是第四次北伐中的郾城之戰,岳家軍對陣鐵浮圖和拐子馬,將其殺得大敗。建奴的主力騎兵被岳武穆殺得損失殆盡。
建奴的鐵浮圖和拐子馬可不是普通的牧民騎卒。
鐵浮圖為重裝鐵甲騎兵,三馬相連,人馬著甲;拐子馬乃是輕騎兵,采取騎射為主,一般與鐵浮圖配合使用,負責兩翼,利用機動靈活性,采取兩翼包抄戰術,繞道敵人后方進行分割、夾擊。
但就是這樣精銳的騎軍被岳武穆正面擊破,足以證明其軍事才能。
在他之前不是沒有以步破騎的先例,比如劉寄奴以卻月陣大敗北魏騎兵,但他用的是兵車戰法,以守代攻。
前唐“神通大將”李嗣業也曾以步破騎,而且是純種的步兵正面擊破騎兵。
香積寺戰場之上,李嗣業手持陌刀,橫在萬千敵軍陣前。
率領前軍之士盡執長刃而出,如墻而進,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
但也有缺點,陌刀重甲只有對方沖陣之時才能發揮威力,不然就太笨重了。
而岳武穆的麾下背嵬軍和捷勝軍為主力,即便是野戰也能夠對付金兀術的主力騎軍,岳武穆王的軍事之才可見一斑。
縱觀全史,在五到十萬人的軍級指揮作戰上,岳武穆足以保三爭一。
而郭靖相當于得到了岳武穆王的兵法韜略真傳。
金老塑造郭靖之時的原型,可是元蒙的東天將軍,郭侃。
此人隨旭烈兀遠征西亞,獨自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余城、破十字軍百八十余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郭靖也曾在大乾先軍麾下效力,為大乾金刀駙馬,征西大元帥,多次大敗建奴,但最終因為大乾窺測神州,郭靖封金而去。
如此人物又豈是建奴拙計可以算計的
郭靖不僅僅識破了建奴的設計而且將計就計,以火攻擺了建奴埋伏的人馬一道,使得原本在營中貯藏的引火之物,燒到了后金大軍。
就在郭靖要率軍掩殺之際,兩個魔門的高手纏住了他。
一人頭戴金色面具,身材健碩,氣質詭異,掌間招式引而不發,威力驚人,聲音虛無縹緲,若有若無,氣機之綿長,即便是內功集九陰全真兩家之長的郭靖也不敢輕言勝過,露出的雙目深邃,似是心機百轉,智謀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