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條件,本就在楊清源的意料之中,有條件才是正常的,若是沒有條件,楊清源反倒要懷疑梁王有什么陰謀詭計了。
“說說看”
“第一,大周每年要給梁王府精鐵五百萬斤,食鹽二十萬石。”
楊清源微微一笑,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食鹽倒罷了,雖然對大乾限運,但是畢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
可這五百萬精鐵那絕對是在漫天要價了。
大周在周帝的治理下,民生富足,鐵礦達三百余處,一年的產量也就是一萬萬斤左右,用于制造兵器、鎧甲,農具,鐵器。
梁王府一開口就要走了大周一年二十分之一的產量。
“繼續說”
“其二,大周每年需要給梁王府歲幣銀一百萬兩。”
“其三,大周每年需要向梁王府糧食一百萬石。”
這一系列條件下來,就算是大奸似忠李中堂來了,也不敢簽。
漫天要價,下面是坐地還錢的時間。
“歲幣和進貢就別想了,我不可能答應,也沒這個權力答應。”
“至于精鐵五百萬斤,食鹽二十萬石,大周一毫一厘也不會給梁王府。”
趙敏聞言面色一冷,“師父,你這可就太沒有誠意了。”
“你聽我把話說完,雖然不能送,但是我可以代表內閣答應你們,在蒼云關附近開一個邊關市場,只和梁王府交易,用戰馬、牛羊、皮毛等交換精鐵、食鹽、茶葉,錦緞。價格嘛,就按周乾互市的二分之一來”
雖然名為互市,但是大周對于賣出的茶葉,食鹽等從價格到數量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至于精鐵更是嚴禁私自買賣的。
楊清源的條件,其實就是給予梁王府一系在關稅上極大的優惠。
當然還是得拿東西來換
“精鐵,每年以五十萬斤為限,糧食以一百萬石為限,你們可有用物品換取,食鹽、茶葉、錦緞、金銀玉器不限額度”
楊清源開出的這個條件倒是趙敏沒有想到的。
原本她預計,楊清源應該會大幅壓價,其實精鐵二十萬斤,食鹽兩萬石,差不多是趙敏的底線。
但是沒想到楊清源卻另辟蹊徑,給出了一條互市的路子。
雖然需要用東西換,但是在數量少反而更多了,關鍵是價格還便宜了一半。
以往互市之時,因為大周戰略上的強勢和草原經濟結構的單一,在交易之時,大乾總是吃不少的虧。
可如果價格便宜一半,那梁王府就可以靠著這個差價將貨物販賣到大乾各地及剩下三大汗國,那梁王府就可以從中獲取不菲的利潤。
戰馬,牛羊,皮貨,這些東西都是草原上最不缺的了。
“天策軍后撤百里,改為雙方各自后撤九十里以示誠意。”
楊清源繼續開始對趙敏的條件提出修改意見,而且尺度把握得極好,幾乎都扣在了趙敏和梁王的心理預期范圍之內。
“對了最后我可以代表內閣和邊軍額外答應梁王府一個條件”
“嗯”趙敏一聲驚疑。
“若是有一日,梁王府有意大汗之位或以窩闊臺汗國自立大周愿意鼎力支持。”
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