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李承恩相邀,朱劍秋加入了天策軍中參贊軍機。
“朱先生果然厲害,我還答應了察罕帖木兒一個口頭承諾。”
“是何承諾”
楊清源接過曹雪陽遞來的水袋,猛灌了一口。
這關子賣得,看得在場的諸將都想打他一頓。
“我答應梁王,若有一日,梁王府一系想要自立,我大周鼎力支持”
“嘶”
“這”
帳內的不少將領都感到不可思議,倒不是覺得這個條件離譜,而是覺得梁王竟然會因為這一個口頭約定就答應了楊清源,這簡直是離大譜
“這也太離譜了”
秦頤巖,就想其祖上翼國公秦瓊一般,是標準的行伍軍人,對于政治上的理解一般。秦頤巖完美繼承了翼國公的政治天賦。
梁王察罕竟然為了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他是難以置信的,半開玩笑地說道。
“楊侯,這條件還不如,你代表大周去和親,當他的郡馬爺來得靠譜”
大帳之內又是一陣哄笑。
但是朱劍秋和李承恩似乎已經明白了梁王為什么會同意這個條件。
因為對于大周來說,梁王選擇自立,絕對是一件拍手稱快的事情。
不過天下形勢如何變幻,對于中原威脅最大的,始終是草原上的帝國。
從東胡到匈奴,從匈奴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從契丹到靺鞨,再從靺鞨到元蒙,每一代中原都會面臨一個強大的敵人。
中原王朝史也是一部和草原的戰爭史。
中原王朝或戰或和,其中戰績最輝煌的就是前唐。
太宗文皇帝,愣是把突厥的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培養成了著名舞蹈家。
其中不僅僅是前唐國力強盛,唐軍戰力強絕。
還有一個人,是前唐對突厥之戰中,經常被忽視,但又不可忽視的存在。
裴矩為北魏東荊州刺史裴佗之孫,北齊太子舍人裴訥之之子,出身于河東裴氏西眷。
在前唐和突厥的戰爭之中,永遠繞不開裴矩分化突厥的功勞。
前唐以此人之計,拉攏西突厥統葉護可汗,以震懾吉利可汗,為前唐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了時間。
若是沒有裴矩分化突厥之計,前唐也許照樣可以擊敗突厥,但是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以古為鑒,楊清源這一手就是想要分化大乾。
現在的大乾之中,最強的自然是乾帝,雖然他現在年紀尚小,手中實權不多,但是朝中的諸位大臣,都是效忠于大乾黃金家族的。
乾帝占據著大義名分。
別看現在梁王手握兵權,但他絕不敢輕易造反。若是他真的貿然起兵反叛,除了他梁王府的八萬私軍,其他人多半不會響應他。
乾帝固然暫時沒法動梁王,但是梁王卻是一直沒法對付乾帝的。
當然梁王也可以效后漢末代丞相曹魏武的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梁王手中只有兵權,沒有政權,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梁王府處在很尷尬的地位,進不得進,退也不得退。隨著乾帝的成長,他的權勢會越來越強,梁王府也會越來越危險。
所以趙敏才會在北境之戰之中謀劃窩闊臺汗國,以為根據地。
乾帝之下,便是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利汗國。
其中金帳汗國最強,窩闊臺汗國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