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天之道,循環往復,損有余而補不足。
龍象雖有千鈞之力,然螻蟻成群亦可勝之。
正是因為有這股軍勢,軍隊才能正面擊潰洞玄境的高手。
而這整個大軍,全都由全軍鋒銳最前方人統帶著,不斷調節著陣型,積蓄氣勢,使八萬騎軍的軍勢擰成了一個排山倒海的力量。八萬騎軍的整體氣勢、軍心、士氣、血勇在此刻凝聚成一股類似于法天象地境之上武者的武道氣場,一步步往巔峰攀升。
使這八萬騎兵,愈發的強橫難當,仿佛可踏滅他們身前的一切之敵。
即便是此刻有足夠多的劍,讓楊清源來施展萬劍歸宗,他也沒有正面擊破這騎軍的本事。
正面的對抗的唯一下場,就是劍斷人亡。
對陣軍隊,便需要軍隊
比如,這七千天策軍的游龍騎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然只有一千五百丈,楊清源開始帶著麾下的游龍騎漸漸加速,手中手持也不再是湛盧,而是一桿上等的鑌鐵長槍
天空之上,一只蒼鷹飛掠而過,俯瞰下方,可見一大一小,針鋒相對的箭矢,即將對撞
游龍騎原本便都是訓練有素,在楊清源地控制著馬速,積蓄軍勢的情況下,全軍似乎都進入了特定的節奏之中。馬蹄整齊落下,就猶如一人一馬。
包括居于楊清源左右的楊過和曹雪陽。
楊過、曹雪陽也算是身經百戰,曹雪陽在天策軍中也曾統帥過萬人沖陣,但依舊被此刻的狀態所震撼
原本他們二人還不知道,楊清源剛剛那狂妄之語是什么意思但是現在他們明白了,這種神奇的狀態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七千游龍騎似乎化為一體
而此刻始作俑者,大周傳統文官,正牌科舉會試殿試出身的翰林學士楊清源大人,卻完全沒有任何的心思。
此時的楊清源就像是在施展絕仙劍一般,進入了天算的狀態。
以道瞳觀察敵人的軍勢弱點,以天算不斷模擬擊破的敵人的方法。
這一瞬的楊清源,相當于是項王和冠軍侯的集合體。
擁有項王對于戰場形勢的絕對把握以及冠軍侯對于戰機把控如狼王一般的嗅覺。
連兒心善的軍勢在楊清源面前,破綻百出。
沖鋒之時,楊清源突然高舉掌中鐵槍,胯下的乘黃寶馬感知主人的心意,奔馳沖刺的速度再次倍增。
而身后所率的七千騎兵,也在楊清源的引領之下,紛紛提速。
原本的馬蹄轟鳴之聲變得更加密集,如同踩在人的心臟之上一般。
五十丈
二十丈
十丈
楊清源已然可以看見最前方的騎兵藏于面甲之下的森然目光。
原本便是洞玄境的高手,此刻楊清源借助大軍之勢,把一身氣機武勢,提升到了洞玄境難以企及的地步。
天算境狀態下的楊清源,目光不帶絲毫的情感,看向靺鞨騎軍的眼神,就仿佛是看一眾現在還活著但立時即將消亡的死尸一般。
“殺”
兩馬對沖,楊清源的氣勢再強三分,盤龍七殺槍驟然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