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告訴楊清源這個答案,楊清源是絕對不會安心在這個時間點外出尋找秦皇秘藏的。
這就是周帝連夜傳召楊清源的最大目的。
如果能夠活著,誰愿意死呢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九五之尊呢
而從楊清源的角度,他也得到了一個答案,雖然不是最優解,但是也合格了
畢竟世間之事,并非都以他的意志轉移和改變。
政治就是一種斗爭和妥協的藝術,在不斷的斗爭和妥協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此次的深宮夜話,談到這里,其實已經足夠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不需要說的太明白。
楊清源剛打算要告辭退下,卻發現周帝仍然拉著他的手,然后顫顫巍巍地從身旁拿出了一個盒子。
“好孩子委屈你了我時日無多,可能無法見到你的大婚之日了,這算是提前送你的新婚之禮”
這一刻的周帝似乎連精神都好了許多,卻看得楊清源格外揪心
這種精神并不是什么好事,回光返照,時日無多。
周帝是不是好皇帝,青史自有公論。
但是對于楊清源,他確實有著父輩般的慈愛。
從楊清源中榜眼開始,就處處維護。
楊清源十六歲入朝,如今二十六歲,在朝中十年,可以說只受過周明生案一次委屈而已。真正在朝中照拂他的,不僅僅是他的座師錢牧謙,也不僅僅是武英殿大學士于延益,還有這個病榻之上的垂暮天子。
想到此處,楊清源心中也是悲意漸潮。
“上位,好好休息,珍重龍體”
說完,幫周帝蓋好了被子,楊清源才緩緩地退出了寢宮。
只留下了周帝一個人,眼神渾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夜半時分想要出宮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還好楊清源御賜的令牌,守衛皇城的御林軍大多也都知道他的身份,這才讓他出了皇城。
當然宮門肯定是不能開的
宮門之鎖一旦落下,只有天子詔書才能打開
所以只能辛苦楊清源自己走宮墻了
帶著周帝贈予的木匣子,楊清源在漆黑且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走著。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神都嗎
直到來到了大理寺的門口,楊清源才停下了腳步,兜兜轉轉,才回到了這里。
看著大門之上的古拙滄桑的“大理寺”三字,楊清源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
楊清源沒有走門,而是和五年前剛上任之時一樣,慢步走到了大理寺的大門之前。
“咚咚咚”
根據大理寺的章程,每個晚上,都是有人在守夜的。
不過,數息之后,原本緊閉的大門微微打開了,“什么人夜半敲大理寺之門,有何冤屈這里”
守衛的后半句卻再也說不出口了
“大人你回來了”
楊清源聞言一笑,“好久不見了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