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漢首位大將軍,國士無雙的兵仙韓淮陰;初唐名將,平陽郡公,左驍衛大將軍,三箭定天山的薛禮;國朝十大將之一,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護國戰爭,資歷最老的張勝之。
這些人都是火頭軍出身。
“大都督,那我去見見這位劉伯吧正好我也餓了”
楊寧和李承恩軍務在身,自然不可能長時間陪著楊清源,便有一名校尉引著楊清源來到了天策軍的火頭軍營房之中。
此時已經臨近中午,火頭軍中已然是熱火朝天,烹煮飯食。
在太祖時代,邊軍的條件還是很艱苦的,士卒們只能吃到飽,至于能吃什么,那是不一定的,飯食之中也很少有肉糜。
在周帝登基之后,大力發展國內生產力,使得大周的經濟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史書之中,一個“永安之治”肯定是沒得跑了。文治之盛,三代以來罕見之極。
現在又有楊清源的兩次大戰收復的土地,來補足武功,多半史書上的評價會是“永安盛世”
同樣的,文治之盛也體現在了軍餉和軍糧之上,現在的邊軍不僅僅能吃飽了,還能吃上肉了
周帝還免除邊境的百姓賦稅,當地官府征收軍糧果蔬以代替征稅,并且鼓勵西境、北境諸軍繳獲牛羊,自行放牧。
這些政策綜合之下,導致天策軍中的伙食承直線上升,天策軍繳獲的牛羊還成立了數個巨大的牧場,以邊境牧民放牧、繁衍。
天策軍平均每一個百人隊,每個月能夠分配十五頭羊。
營養得到了補充,戰斗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楊清源來此之時,正在烹煮羊湯。
在校尉的指引下,楊清源和明珠夫人來到了正在烹煮羊湯的一個地灶旁。
一個身著圍裙,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拿著一個大的湯勺在調味。
“劉老爺子,這羊湯很香啊”
正在煮湯的劉伯聞言,轉過身,看到楊清源,仔細打量了一番。
“這不楊侯爺嗎晉陽,你從晉陽回來了”
楊清源“”
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名聲很大,但是沒想到自己的樣子在天策軍中流傳這么廣
但是嘴上楊清源還是很謙遜地問道,“劉老爺子認識我”
“楊大人,誰不認識啊”
一個裝杯的好機會楊清源可不會錯過。
想來肯定是因為他的兩場大戰,聲名遠播,所以才會在天策軍中有如此高的辨認度。
就在楊清源期待的時候,劉伯繼續開口。
“您可是小曹將軍未來的夫婿啊要知道,當年小曹將軍小時候可是只吃我做的飯,沒想到一晃這么多年了。小曹將軍也要嫁人了”
“”
這個知名度似乎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了,而且這是誰傳得謠言啊
這要是不成親,很難收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