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似乎受劍意引動的也只有劍而已,其他的刀啊,槍啊,爪啊,流星錘啊,雙節棍,菜刀、九齒釘耙什么的,都沒有受到影響。
就在羅網中人以為結束的時候,兵俑身上,越來越多的劍出鞘,飛向章臺宮方向。
章臺宮前的廣場上,戰局好像出現了短暫的時停一般。
公子羽雖然在情報之中聽說過楊清源的萬劍歸宗,但是卻沒有親眼見識過威力。
無數的青銅劍,從軍陣之中飛射而出,紛紛往楊清源的方向飛了過去。
百柄,千柄,一柄一柄長劍豎立,環繞在他周身數尺的空間之內。
雖然有所聽說,但是當公子羽和六劍奴真正見到楊清源的萬劍歸宗的時候,還是感到無比震撼。
以真元隔空控物,并不是什么難事。
在場的眾人都能輕而易舉地做到,但像楊清源這般同時操縱成千上萬利劍的,只此一人。
而且這還不是楊清源的極限,鎮胡城中的劍正在不斷地向著此地飛來。
直到楊清源身周聚集了兩萬余柄利劍之后,才告一段落。
倒不是沒有劍了,而是楊清源快到極限了。
此刻的楊清源手捏劍訣,萬劍如羽林衛主。
為主羽翼,如林之盛。
劍君在世,不外如是
戰局之中的柳望舒,不免玉頰微紅,閃爍著一層興奮的光彩。
楊兄,他,好帥啊
楊清源此刻被無數利劍環繞,劍氣縱橫,將楊清源護得滴水不漏。
楊清源右手并如劍指般結印“劍”
豎立于楊清源身后的上萬把長劍仿佛得到了命令,整齊劃一地平倒下去,寒光閃閃的劍鋒對準遠處的六劍奴和公子羽。
其中尚有,三百余柄長劍,在楊清源身周游弋,護住。
劍君在世,萬劍歸宗。
地宮之中長劍在反射火光,劍光閃爍之間,如周天星辰。
言語雖長,但這一切不過是在數息之間完成。
“喝”隨著楊清源的一聲輕喝,萬柄長劍開始以楊清源為中心盤旋加速。
“破”
劍指一刺,萬劍如龍,翱翔九天
一條由劍組成的長龍向著公子羽和六劍奴呼嘯而去。
“都退下”
公子羽面色凝重,還是低估了楊清源。
在這地宮之中,有兵俑十萬有余,而秦軍無論是弩弓,騎兵,槍兵,都是佩劍的。
也就是說這地宮之中至少有十萬柄長劍,有足夠的劍來支持楊清源施展萬劍歸宗的絕技。
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中的天皇地后大陰陽賦被公子羽運轉到了極致,真元運轉不絕。
楊清源的這一劍,在地宮這個特殊的環境之中,已然超越了洞玄境,不,是超越法天象地境的極限。
萬劍歸宗,每一劍都相當于楊清源的全力一擊。
即便是法天象地境的武者,也要慎重無比,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魂滅。
“天驚地動大輪回印”
楊清源不知道為什么公子羽出招之前要喊那么一嗓子,不過看上去還是很有精神的
這天驚地動大輪回印乃是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記載的集中絕世武學之一,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借力打力,卸勁反彈,吸化外力,傷害轉移之功,先就立于不敗之地。
聽上去有點像太極拳劍,但實則差之甚遠。
太極拳劍不過是張三豐的太極之道的具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