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氣,至純至正。
別說是孟青青了,楊清源不用誅仙劍、絕仙劍以及萬劍歸宗,估計也破不了于延益的防。
趙正聽了于延益的解釋,自然也沒有懷疑,劍君楊清源破不了的防,這天下也沒有多少人可以破。
“于大人即便您自身安危無恙,萬一進個盜賊小偷,也不好啊”
“哈哈哈”于延益聞言不由放聲大笑道,“我府上可沒什么東西偷的朝廷的公文都留在武英殿內,我家中并無什么貴重物品,如果那些賊人看得上,就將庖廚之中的一缸大米兩捆大蔥三桶豆油,還有五十斤棒子面一并帶走吧”
以于延益的俸祿也就是勉強夠家中開支。
一身廉正,兩袖清風。
家無余財,怎會畏懼竊賊
北境,天馬集。
趙敏看著從梁王府傳來的消息,大腦開始了飛速的運轉。
大周的皇位更替,對于現在的梁王府有著巨大的影響。
扶持梁王府的計劃是已故大周太宗文皇帝同意,楊清源親自實施的計劃。
現在周帝的駕崩,讓大周扶持梁王府的計劃產生了變數。
原本這個消息該是一開始就傳給趙敏的,但是因為當時趙敏并不在府中,而梁王府的主事是察罕帖木兒,所以這個消息到他這也就停止了。
直到這次趙敏匯總情報,才發現了這份至關重要的情報。
周帝駕崩原本就不能是一個好消息,他是明君但長于內政,不愿輕啟戰端,是傳統意義上與民更始,文治天下的圣君。
這樣的君主對于現在掌握了窩闊臺汗國的梁王府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若是新君好戰,那么靠近大周的窩闊臺汗國就是他們的第一目標。
而這份情報之中更糟糕的消息,便是登基的人是大周太子朱瞻坤。
此人和楊清源勢同水火,幾乎是不死不休了。
他如今登基,那么比如會否決楊清源分裂大乾的國策。
一旦失去了大周的扶持,那么梁王府的形勢便不容樂觀了。
趙敏有些煩躁,這大周的皇帝老兒死的真不是時候。她寫下書信交予阿大送出。
信中讓梁王加強對于天策軍的戒備,現在大周的態度未明,必須多加小心。
一旁的百損道人看到趙敏如此煩躁,便開口問道,“不知郡主為何煩惱”
當年百損重傷之時,梁王曾經救過百損的性命,他雖然是邪派高手,殺人不少,不過卻是恩怨分明之輩。加之這些年他一直為梁王府辦事,身上已經打上了梁王府死忠的標簽,百損已經和梁王府綁定,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趙敏也沒有隱瞞什么,直接將此事說出。
背靠大周,自立為王。
只是趙敏之前為梁王府定下的國策,現在這個國策要無法實施了。
百損道人聞言也是眉頭緊鎖,大周之強,威壓四海。
之前的土木堡之戰,四夷諸國還以為大周已經衰弱了,一個后金都能大敗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