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淳眼神復雜地看向狄知遠。他其實真的不愿意和大理寺、楊清源為敵。
無論是因為是見識過真武道尊的手段,還是從他的本心出發。
曹公公待人禮貌,但是一般的文官卻看不上閹人,特別是因為生理缺陷,導致大部分宦官身上都有一個怪味,雖然曹正淳已入洞玄,早就沒有了這怪味,但是依舊會被人嫌棄。
而唯獨深受楊清源思想影響的一三系,包括王華、李尋歡、姚節等人對于曹正淳都是禮儀周全。
無論是不是表面上的,對于曹正淳來說,他都是承這個情的。
宦官能有什么,無非就是權力、財富,這些曹正淳都有,那就只剩下尊重了。
若是未來由一三系掌權,對于曹正淳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他現在沒得選,任由他武功高強,都只是依附皇權的存在,對曹正淳來說,沒有什么是比他的小命重要的。
對于他來說,忠于天子就行,至于天子是什么人,反倒是其次的,
“狄大人有話請講。”
狄知遠也沒有絲毫的客氣,直接單刀直入。
“根據大理寺的情報,那一枚督主口中的毒丹是由藥王孫十常所煉制,您親自負責押送的,而且還引起了江湖中人的爭相搶奪。這恐怕難以令群臣信服吧”
如果這是毒丹,那何須藥王親自來煉制
如果這是毒丹,那江湖中人為什么又要爭相搶奪
如果這是毒丹,那押送毒丹的曹正淳就是毒殺先帝的幫兇。
曹正淳的說法,從邏輯就有著明顯的問題。
面對狄知遠的質疑,不管是天子還是原本的太子黨死忠,都沒有開口。
一旦他們開口,這件事情在中立大臣的眼中就會變成,天子以東西兩廠為兇器,網羅罪名,戕害手足,還讓先帝蒙冤。這無疑不是朱瞻坤想要的效果。
曹正淳執掌東廠多年,自然不可能這樣被問道。
“我押送丹藥,乃是奉了先帝之命。先帝要煉制的,自然也是續命延壽的丹藥,但楚逆王勾結妖道孫十常,將這丹藥換成了毒丹。我等被蒙在鼓里,渾然不知。”
說著曹正淳轉向了新君朱瞻坤的方向,“還請陛下恕罪。”
朱瞻坤自然不會去重罰曹正淳。
“此乃逆犯朱瞻圭之毒計,如此陰險惡毒,常人所不能度也妖道孫十常的毒藥之術,也是厲害。你雖有不察之罪,但卻不能全怪你。”
朱瞻坤頓了頓,好似是在思考對于曹正淳的處罰。
“東廠曹正淳,察糾不明,為奸人蒙蔽,杖責八十,罰俸三年。”
如此大錯,只是罰俸杖責,在一定程度也已經說明了朱瞻坤的態度了。
立于下方朱無視面無表情,此刻卻心中不屑。
朱瞻坤還是太嫩了
雖有有點智謀心機、政治手腕,但不多
現在就應該重責曹正淳,將這件事情定性。
曹正淳所受的處罰越重,越能說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這可是間接導致了先帝駕崩的大錯,你就隨便杖責八十,罰俸三年。
曹正淳洞玄境高手,一身天罡童子功,刀槍不入,杖責八十和撓癢癢有什么區別
至于罰俸三年就更扯澹了。
大周的官員俸祿是出了名得低,朝中群臣要不是收受冰炭之敬、要不就是想錢牧謙一樣有副業、又或是家資豐厚。
如果都沒有,就只能像于首輔一樣,入不敷出,全靠先帝接濟了。不過先帝,也不富裕,算是貧困戶接濟低保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