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楊清源帶兵入城之時,朱瞻坤在御書房口述,由李宏毅親自草擬的圣旨已經下達,并有西廠的廠衛送往各處遵照諭令執行。
一、神都中巡防營兵馬、五城兵馬司嚴守城門、要道,無圣旨不得擅動違者,以謀逆之罪論處
二,調神都場外的御林軍敢勇營、果勇營、效勇營、鼓勇營等四勇營入京平叛。
這四營兵馬駐扎于神都之北,是離皇城最近的兵馬,而且其中的基層將校,都是由
同時,調揚威營協同東西兩廠及錦衣衛精銳防衛大明宮,拱衛天子。
三,調西廠、錦衣衛前往剿滅大理寺,生死不論,不許走脫一個。
四,前往楊清源府上,上下一干人等,無論老幼,一概緝拿。
四道命令,殺機重重。
下完圣旨的朱瞻坤眼中的憤怒之色沒有減少半分。
“先帝就不該重建這大理寺前有藍惟庸,后有楊清源,這大理寺就是個反賊的溫床,盡出些犯上作亂的佞臣”
“這天下法度,自有天子定奪,朕言即國法,需要他大理寺做什么”
朱瞻坤還是很生氣,但生氣沒有什么作用。
一旁的雨化田也在此時開口道,“萬歲,楊逆麾下高手不少,單靠西廠之力,不足以將其完全鎮壓,請萬歲下旨,由招募至京中的高手出手,一齊剿滅大理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西廠成立時間較短,其高端戰力在暗六部中穩居倒數第一。
而錦衣衛四大指揮使,只有朱雀返回京中待命。
青龍、白虎各有任務,而玄武曾經和逆賊于延益、朱瞻圭并肩戰于晉陽,朱瞻坤并不信任,將他大發去了北境。
光靠現在錦衣衛和西廠的力量,是不足以對付現在的大理寺的。
而東廠的力量較強,需要拱衛大明宮。
朱瞻坤最終同意了雨化田的建議,“大理寺上下,就地正法”
“陛下”長孫輔機聞言便要勸諫,卻被朱瞻坤打斷。
“愛卿,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你不必多言”
隨著朱瞻坤的命令,大量的高手向著大理寺而去。
“嗒嗒嗒”
整齊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在神都的石板地面上響起。
無疑在宣示著這是一支精銳之師。
楊清源所帶的四營兵馬,是有原天策軍游龍騎、虎賁衛所構成的。
游龍騎自然不必多說,乃是楊清源名震天下時所統領的兵馬。而虎賁軍也戰力強勁的步卒。
就在楊清源帶兵向著皇城進發時,京城之中的權貴大佬正在觀察著事態的發展。
當代中山王徐忠壽,帶著弟弟徐膺緒以及小妹徐妙云正正在中山王府的高樓之上,看向皇城方向。
中山王府雖然被先帝削權,但是余威猶在,那是第一代中山王徐天德打出來的赫赫聲名,若是此時中山王府出面,未必不能扭轉局勢。
但中山王府卻選擇按兵不動。
“小妹,我就很奇怪,那大理寺姓葉的,愛吃包子的小子,不是你的心尖嗎你怎么會選擇讓我們保持中立呢”徐膺緒問道。
徐忠壽也看向了徐妙云,等待的小妹的回答。
徐妙云了看了自己的兩個兄長一眼。
“我中山王府是受太祖高皇帝冊封,世襲罔替的王爵,無論誰當皇帝,中山王府都是中山王府。反而自以為聰明,參與朝爭,押錯了寶,才會丟了王爵之位。”
徐忠壽和徐膺緒尷尬的對視了一眼,沒錯,他們之前就是那個自以為聰明的人。
“你們難道以為,我是滿腦子男人況且就算事敗,以我們中山王府的勢力,想要保劍寒不死,很難嗎”
一個葉劍寒,中山王府自然能保得下來。
至于楊清源,那關中山王什么事他又不是中山王府未來的郡馬爺
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文壇盟主錢牧謙也在府上觀察此事。
同時他已經準備好說服越揚集團的官員,以及他的學生,一切只等楊清源事成。
都察院正,程青松的府邸,這位剛正的老大人正宣紙之上緩緩地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