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劍鋒確實掠過楊清源,這就很離譜。
在場眾人之中,唯有突然現身,神神鬼鬼的白毛蘿莉好像是看懂了一些,隨即她的雙眸之中盡是驚訝之色,鮮花一樣的唇瓣微微撅起,一對妙目瞪得圓熘熘的。
這身法,和張師兄的有點像啊
楊清源看著滿頭霧水的金世遺,微微一笑,“彼在畫中,我在畫外。畫中之劍,又怎么可能傷到畫外之人”
楊清源以劍法聞名天下,但他最厲害的從來不是劍法,也不是先天之軀,而是他的輕功身法。
剛剛那一瞬間楊清源的一靜一動,已經有了三分真武道尊的風采。
其實這個解釋起來還挺復雜的。
在藍星有一本人間詞話,其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尹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而這人生三境,又被后人化為,“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見山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一最高,一最低,但看似沒什么區別
不過是一在畫中,一在畫外而已,一如燈火闌珊處的驀然回首。
剛剛那一劍,威力再強也是在畫中,遲尺之間,便是天涯,如何能斬中畫外的楊清源。
金世遺聽到楊清源的話,陷入了思考,但很遺憾,他沒能聽懂楊清源的解釋。
既然聽不懂,那就不聽了
于是金世遺再次出手,劍光環繞之間,再次籠罩楊清源。
這一次的楊清源沒有選擇躲,不是他不想用,而是剛剛那一招實在是太耗費心神了。畢竟他不是真武道尊。
這一招可以當做底牌,當做大招,但不能當成平a來用。
面對金世遺的全力出手,楊清源選擇嘗試硬接。
回風拂柳劍、星火燎原劍、五岳支天劍、天地曜華劍、落霞流渚劍,五行劍法,被楊清源強行融合,一并施展出來。
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生生不息。
楊清源原本就是站在洞玄之巔的武者,雖然不如法天象地境那般舉手投足之間便可操縱天地元氣,但也可以引動部分天地元氣為己用。
這一劍的威力在楊清源五行道劍的加持之下,竟然和金世遺的全力一劍相持平。
兩劍相交,天地元氣劇烈地相互撞擊,混亂無比,這一次交手的威力,已經不是楊清源和金世遺能夠控制的了。
當然觀戰雙方都默契地齊齊后退了百步。
也證明了,這一手確實是有先見之明。
天地元氣的撞擊到達了一個臨界值后,轟然爆炸。
沛然莫敵的巨力以兩人所在為圓心,向著四周擴散。
人可以走,但墻不行。距離兩人交手大概五十步的一面宮墻,在狂暴的天地元氣面前,連一息都沒有撐到就化作了斷壁殘垣。
就在金世遺以為楊清源的劍勢將盡之時,突然一道先天無形劍氣自楊清源的指尖射出,徑直命中了金世遺的胸口。
這一劍是楊清源的全力出手,不至于要金世遺的命,但卻足以讓他在短時間內戰力大損,無力阻攔。
金世遺固然失算,然楊清源也沒有成功。
這原本足以斷金切玉的先天無形劍氣只是在金世遺的胸前留下了一道淺淺的傷口,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當年金世遺在火山島得到了喬北溟的武功秘籍,上半部講的都是武學精義,金世遺一理通,百理融,其他的功夫只要一見便會,下半部比較偏重于克敵制勝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