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推演戰局,但越是推演,朱楷便越發現這仗沒法打。
無論怎么推演,結果都只有一個,三萬兵馬全軍覆沒。
要知道對手可不是普通的流民,而是后金第一名將完顏陳和尚統帥的三十萬精銳。
朱楷覺得自己傾巢而出,都未必能穩贏。
就算能完全洞悉對方的部署,也不可能做到楊清源這一步。
除非,楊清源還能指揮后金的大軍
楊清源擁有孫吳韓李之才,若是能為自己所用,那足以建立一個遠邁漢唐的大帝國。
渡衍當然知道朱楷在想什么,與朱楷不同,渡衍對于楊清源是畏懼之中帶著厭惡。
楊清源是真武嫡傳,在道門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愈加厲害,佛門自然愈加不喜。
佛門之所以扶持燕王朱楷,就是為了這國教之位。
“王爺不必太過憂心。”渡衍開始開口安慰道,“于延益已經死在了朱瞻坤的手上了,楊清源也未必能夠幸免。王爺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發展實力,以便在合適的時機與朝廷一決勝負。”
兵變的結束,但是政變才剛剛開始。
政治不僅僅是拳頭誰大的問題。
深幽的夜色中,楊清源的命令,正在由西華門內的武英殿中不斷地發出。
這里曾經是于師執宰天下的地方,楊清源特地選在這里。
當然更重要的時候,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便于傳遞消息,在這種情況下,消息的暢通極為重要,有的時候甚至能夠決定勝負。
楊清源麾下的奮武、耀武二營兵分多路,派兵持太后的懿旨,勸降、駐守在神都內各處的巡防營和御林軍,肅清神都內有可能出現的大股反抗武裝。
太后此刻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在政變之中留魏王一命,已經是楊清源的仁慈了。
若是過分一點,太后之印的加蓋,根本不需要太后來親自操作,楊清源之所以對太后仍保持尊重,是因為先太宗文皇帝的緣故。
與此同時,楊清源派柳望舒前往錦衣衛京畿鎮撫司,持太后懿旨和楊清源手書,收服京畿錦衣衛中。錦衣衛四大指揮使俱不在京畿之中,就算有人在,柳望舒也一人一劍也足以壓服。
收服錦衣衛為己用是極為重要的一步,這也是未來十三的班底之一。
楊清源雖然誅殺了朱瞻坤,但這只是一起政變,并非改朝換代,謀逆篡位。錦衣衛繼續給新帝效力,有何不可
朱瞻坤可以代表大周皇族的,朱瞻垕同樣也可以
第三令,由楊過帶人持太后懿旨,前往神都北門外的大營處,收降剩余的御林軍人馬。
朱瞻坤已死,希望他們切莫自誤,考慮為新帝效力的事宜當然如果其中有特別忠心的人想要為朱瞻坤報仇的,自然可以來。
如果他們覺得他們比后金的三十萬精銳更能打的話,盡可一試
第四令,楊清源派大理寺外勤人員包圍李宏毅、曹守正一干人等的府邸。政治不僅僅是妥協,也要有鐵血手腕。李、曹二人不僅僅是朱瞻坤的死忠,也是陷害于延益的元兇首惡。楊清源在為于延益的時候,同時存在殺雞儆猴的心思。
第五令,派人聯絡現在京畿之中的政治盟友,在短時間內和他們達成新的政治聯盟,保證自己可以應對政治上,朱瞻坤余孽的反撲之力
第六令,立刻召集京中剩余一三系核心成員入宮,特別是王華等人,他一個人難以穩住大局。
楊清源的命令一道道發出,時間也慢慢流逝,此刻已是天光破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