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沒想到楊清源竟然敢當著這么多人,其中包括皇后周明玉和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的面,親手殺了朱瞻坤。
不過現在朱瞻坤人都殺了,現在說這些也沒什么意義了。
自己的弟子,錢牧謙很清楚,楊清源雖然不像于延益,但是也是剛直堅韌的人物。
“可此刻朝局大亂,群臣無首,于師罹難,建極殿大學士李宏毅為昏君爪牙、冤殺于師的元兇,中極殿之位空缺,東閣孔勤禮只會空談,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左右逢源,唯有恩師和程院正二人出面,才能穩定大局。”
楊清源給出的理由很巧妙,并不是讓錢牧謙支持他的政變,而是讓錢牧謙來穩定大局。
完全是同一件事,但是換了一個名目之后,就是完全不同兩個概念。
錢牧謙身為大周文壇第一人,自然是不可能支持政變的,但他可以出面來穩定大局,而所謂穩定大局其實就是幫楊清源扶十三登基。
這就是政治。
錢牧謙點了點頭,然后緩緩說道“清源,若是有人要嚴懲弒君的兇手呢再一個,就算楚王已死,但尚未文皇帝的嫡子魏王,吳王并沒有絕對的優勢。”
“恩師放心,我已經思慮過此事,是否弒君,朝堂只有公論,而哪個皇子登位,可由眾大臣商議。由太后下懿旨昭告天下。”
錢牧謙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弟子已經有掌控朝堂的宰輔之才,他的這句話中,門道非常多。
大臣們商議那是哪些大臣怎么個商議法
楊清源兵權在握,這個大體章程還不是他來擬定。
當然楊清源也不會讓錢牧謙吃虧,現在的朝廷之上,只有長孫輔機和錢牧謙有資格坐上首輔的位置。
錢牧謙為天下文宗,在士林之中偌大名聲,不是長孫輔機可比的,而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再加上楊清源的支持,這首輔之位,基本已經是穩了。
“恩師,正位首輔之后,千萬要注意越揚兩州的商賈。”
這件事情楊清源之前就曾提過,商賈逐利,而錢牧謙身為越揚兩州的官紳代表,又是個老好人的性子,很容易被商賈鉆了空子。
天下財賦,半出東南。
此言非虛,東南若亂,朝廷的稅收就有麻煩。
楊清源對于田稅、農業稅其實不看重,說得不好聽一點那才多少錢只要土地不被兼并,就算天下不繳農業稅,問題都不大。
真正的大頭在商稅之上若是能保證商稅的繳納,朝廷不會缺銀子。
錢牧謙自然知道楊清源說的是什么,制衡君權的事情,楊清源在起兵之前就和錢牧謙通過氣了。
制衡君權不意味著放任某一方一家獨大。
未用多股力量相互制衡以達共和平衡之境,才是正道。
故而大周實力最強的文官集團需要分裂。
“清源所說,我是省得的,放心便是。”
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加入陣營
首戰告捷
從錢牧謙府上出來之后,楊清源便徑直前往了右都御史、都察院正程青松的府上。
現在京官,以程青松和錢牧謙為首。
錢牧謙為禮部尚書,門生弟子遍布天下,而程青松為御史系領袖。
此時不過是卯時初,因為御林軍巡視京中的關系,街道靜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