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六百九十二章博弈三
“臣,楊清源參見太皇太后”
楊清源恭敬地站在顏太皇太后的面前。
“廷推的結果你應該也知道了吧。重臣報上來的名單推舉的是宋王。”
楊清源聞言面色沒有太大的變化,他預料到第一次大概率不會通過對于吳王的推舉。
他也是想要通過第一次的廷推來判斷現在朝廷之上極力抵制他的人員。一如中車府令趙高的指鹿為馬。
“你就一點不意外”
太皇太后的眼神復雜,對于楊清源的認知是二八開。
二分的惡意和七分的好感。
這兩分惡意,自然是來自楊清源使得她和自己的幼子骨肉分離。
這皇位原本應該是他幼子,魏王朱瞻均的。
但是楊清源現在卻將魏王朱瞻均自皇室的名冊玉牒之上消除,還將其送出了神都,母子不知何人才有相見之日。
而太皇太后對于楊清源更多的還是善意。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大周的皇后外戚一脈從來都不算強,但是太皇太后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楚王朱瞻圭是死在了朱瞻坤的手上。
但朱瞻坤是天子,她當時雖然是太后之尊,是朱瞻坤的嫡母,但是想要為自己的孩子報仇也不過是奢望而已。
可之后,楊清源做到了她想做的事情,作為母親,她自是無比感激楊清源。
況且之后楊清源的做法其實也不算過分,人家手握兵權,本來就有廢立之能,想立自己的弟子為君也是人之常情,太皇太后無法在這一點上指責楊清源。
故而,太皇太后才愿意配合楊清源行事。
“眾臣不愿意松口,你打算怎么辦”
楊清源沒有回答,在他起兵之前就已經計算過這一切了,他的底牌可不止這一些
四月十六日晚間,興慶宮中傳來消息,奏請擁立宋王的奏章被太皇太后駁回。
這個消息也在眾臣的預料之中,楊清源不可能這么輕易放棄讓吳王登基。
興化坊中,兵部右侍郎李澄光的家中,李澄光正在和自己的二哥李蔚光,正在書房中喝茶。
“這楊清源好手段啊”
今日在朝廷之上,看似群臣向楊清源發難,其實在明眼人眼中,一下子就看出,一切的情形沒有逃離楊清源的掌控。
昨日大明宮中舌戰楊清源,李氏兄弟,全程參與。今日含元殿內廷推新君,他們亦在場。
其中三昧,他們看得分明。
別管各方力量的想法如何,最終,都避不開一個事實十三皇子,吳王朱瞻垕作為皇位候選人被推出。
通政司使王華在含元殿的廷推之中故意貶低了蜀王的出身,拔高宋王的出身,只怕也是他們提前計劃好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名正言順地讓中山王徐忠壽將吳王推到眾臣眼前,以其生母身份來抬高吳王。
果然,經此一事,已經有人在考慮吳王繼位的可行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