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完具體事務之后,便是禮制上的事情了。
錢牧謙出列啟奏道,“臣請陛下扶先帝靈柩至乾清宮中停靈。擬先帝遺詔。再請太皇太后懿旨,昭告天下。”
“正是此理”十三開口贊同道。
曹正淳畢竟是跟了太宗多年的人物,未等十三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東廠廠督曹正淳的身上,他便開口道,“萬歲爺起駕”
雖然帝位歸屬告一段落,但是卻并不意味著楊清源可以停下休息了。之后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加封有功之臣,賞賜三軍將士,安定神都人心,以朝廷的名義,昭告天下新帝登基。這都是最基本的。
還有,秋后算賬當時朱瞻坤的黨羽都要遭到清算,但是相比于普通政治清算,現在楊清源和十三的手段更加溫和。有違法違律者,依律處理;才能平庸者,調換崗位;德才兼備且無違律之事者,依舊任用。
同時要嚴密監視地方刺史和總兵的動靜,這一次的政變神都之中都有人反對,況于天下乎
諸多事務懸而未決,等著楊清源去處理。
同時十三還陸續召回原本被貶出神都的一三系成員。
清洗朱瞻坤的余黨還是摘掉了不少官帽,朝廷之中許多的要害部門空缺,急需填補。
永安一三系原本就是太宗給繼任者留下的政治遺產。
但是朱瞻坤弒君奪位,且與永安一三系不睦,所以沒法啟用,現在都讓十三用起來了。
不過對于楊清源而言,從四月十五夜起政變已經告一段落了
楊清源在親手誅殺朱瞻坤之后,并沒有利用“有朝一日權在手,殺盡天下負我人。”而是采用了溫和的方式,將十三推上帝位。
這個過程處理起來,顯得復雜、繁瑣,甚至略憋屈
但,政治上的事,從來不是殺戮可以解決。需要細致、耐心。治大國如烹小鮮。
一旦力道把握不當,就有可能社稷傾覆,天下大亂。
接下來便是緩緩改制,分化權利。
使得文明向前一步
大明宮御書房中,朱瞻垕放下了手中的筆,他雖然將大部分政務下放到內閣,但還是有許多事情需要他親自批閱。
比如,李宏毅和曹守正的處理。
李宏毅為建極殿大學士,曹守正為刑部尚書,都是大周的頂級文臣,這樣的人處理起來是很麻煩的。
曹守正還好,他原本就做過不少出格的事情,被都察院查出來之后,免不了一個斬刑。
但是李宏毅為人還是清正的,除去些小瑕疵之外,他最大的罪狀便是為熹宗爪牙,冤殺于延益,但這個罪名不夠判死。
于是朱瞻垕便順勢將楊清源給請來了
只不過楊清源沒來,小九反而先到了
“十三,當皇帝感覺怎么樣”
小九一進門就屏退了內侍宮女,只留下一個曹正淳侍奉。
原本裝得辛苦,面色如水平靜的十三也是長吁一口氣,“皇姐,你是不知道當皇帝有多辛苦”
十三再怎么沉穩,也不過是個虛歲十五的少年,不可能真的像那些老狐貍一樣。
不過兩人還是有意留下曹正淳的。
西廠雨化田曾經投靠朱瞻坤,還需要考驗和清洗,反倒是東廠曹正淳更加可信一些。
所以兩人也在適當給曹正淳信任感。
不多時,便有宮女來報,“陛下,武鄉侯楊清源求見陛下”
十三聞言,雙眸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