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看著都察院清查吏治的結果不由搖了搖頭,如今朝廷有錢,下發官員的俸祿相比于太宗時期已然是十倍不止,但還是有人不知足。
一個七品官的俸祿,如今近一千兩。加上朝廷補發的冰炭補助,其年實際收入絕對是在一千兩開外了。
要知道一畝上好水田價格也就是三十兩,其一年的俸祿就值三十余畝上好水田,足夠官員一家人生活得非常體面了
但就是有人不想要這份體面,要拿自己的脖頸和都察院的刀比比孰者更堅
現在的都察院已經漸漸獨立于閣殿之外,行監察之權,只需通知報備,不必另行請旨。
“但德輝兄,清源的高薪養廉之策,還是有用處的記得敢開始察查吏治之時,貪腐金額之巨,令人觸目驚心,現在不是好多了嗎”
李尋歡倒是見過這一切,麟德初年之時,追查貪腐,多是巨貪大惡,貪腐最多之人可達上百萬兩。
有些官員素有清名,但背地不知貪了多少。
在新政之前,大周的官員,包括大部分的清正官員,都有兩條潛規則的灰色收入。
折色火耗、淋尖踢斛。
折色火耗,為了方便國家統計,中樞要求各地將征收的散碎白銀熔鑄成標準的“銀元寶”,熔鑄過程中造成的損耗稱為“火耗”,從技術層面看,大概就是2的損耗。不過地方官吏會提高這個比例,從中牟利。
淋尖踢斛,則是在驗收公糧時用腳使勐踢斛,斛頂上那部分糧食會撒下來斛卻不倒,流下來的糧食便美其名曰為“損耗”,裝入地方官吏的口袋中。
這兩條潛規則是朝廷自上而下默認的。
蓋因,太祖時期,官員的俸祿實在是太低了,不受灰色收入,活不下去除非人人都能和藍星上的海剛鋒一樣。
日常不吃肉,出門不坐轎,蔬菜自己種,官袍打補丁。
但能有幾個海剛鋒
想要馬兒跑,就要馬兒吃飽草。
所以內閣和都察院高層在聯合商議此事時提出了一個界限,內閣此次擴大會議提出了,對于新政之前,有所貪污的官員,采取寬宥的態度。
但在新俸祿下發后,仍不收斂,不收手的,嚴肅處理
剛開始,大部分官員、特別是基層的還將此事放在心中,吏治每年都清查,那也就是那樣。
故而都察院第一年查出的人數,觸目驚心。
都察院有了內閣支持倒也沒什么顧忌,該抓抓,該罰罰。
不過話雖如此,但是新政效果還是沒明顯的,今年查出來貪瀆之輩,人數少了許多,大多都沒有超過萬兩,這也算是制度和吏治上的進步了
一口吃不成胖子,吏治更不可能一下子清明,在前進的路上便值得欣慰。
“也不知道楊兄此刻在哪里逍遙”
王華雖然老成持重聞言也是露出懷念之色。
楊清源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新政,但新政處處有楊清源的影子。
夕陽之下,大理寺的門楣依舊莊嚴肅穆。
雖然他的重立者已經不在此間,但是繼任者依舊做得很好。
人走而政不息
而大理寺刑律學院的學生也在源源不斷地向大理寺和刑部乃至都察院輸送人才。
現在的大理寺由檢校大理寺卿狄知遠執掌,原本是想要直接升狄知遠為大理寺卿的,但是他實在太年輕了
狄知遠既不像楊清源那般有非賞不可的大功,也沒有向王華那般的威望和清名,年只四旬,即升三品,恐人心難服。